FC SAN带领存储进入多元化时代
博客 发表于:12年11月20日 09:17 [转载] DOIT.com.cn
当然,iSCSI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包括千兆网的普及,以及TOE(TCP/IP处理卸载引擎)等技术的完全成熟。
iSCSI在FC SAN的集中式SAN之外开辟了分布式SAN的新架构,而独立于SAN架构的NAS是否会被SAN泯灭?
事 实上自微软进入NAS领域后,NAS的市场一直在增长中,国内NAS专业厂商网虎有切身感受,尽管网虎属于微软NAS阵营的对手—Linux阵 营。关于NAS和SAN,经过这两年的喧嚣,双方也早已经找到了专属于各自的定位,用业内人士通俗的话说就是:“SAN是为服务器服务的,NAS是为工作 站和个人用户服务的。”
作为一种专门针对文件系统的存储体系,NAS这个领域是稍显狭窄了些,但是这个体系却是SAN所无法取代的,除了在文件存储和共享上的天然优势之外,借助SATA技术的成熟,NAS在针对企业个人用户的数据集中,以及特定应用支持等一些领域仍然是不二之选。
NAS 现在存在的问题是,微软进入NAS领域后,对这个领域的影响过大过快,只有少部分借助自己研发OS而在一些特性上强于微软的NAS供应商与之 对抗,微软的态度很大程度上要影响到NAS下一步的发展,而微软在后续的WSS版本上增加iSCSI的支持,一定程度上会对一些技术的定位造成混淆,并且 微软借助自己在应用上的独特地位,也会推动NAS走向与其他架构产生重叠的市场领域。当然,就算微软退出NAS,也不可能让NAS倒掉,但一个混乱的市场 对谁都没好处,微软还没进入NAS市场时,NAS接近DAS盘阵的市场境况就是生动的写照。
对比了iSCSI和NAS之后,似乎能得出FC SAN这种数据集中式的架构,就是唯一应用于中高端商业应用的架构的结论,存储网格对这个结论抬头说:不。
FC SAN架构在海量数据的存取、读写的速度,I/O响应速度,以及备份容灾等普遍商业应用上占尽优势,但是对另一些应用上却有些吃力,海量非结构化数据的归档、查询搜索上,特别鲜明的例子就是邮件系统。
回顾与“信息生命周期”概念同行的一些产品或者方案的出现,可以找到一条线,这条线由这些点组成:EMC的Centera、HDS的邮件解决方案、NetApp的网格存储、IBM网格计算还有惠普最近以RISS系统实现的网格存储。
这条线的关键词是:非结构化数据、网格技术和邮件。
EMC 以“CAS”来总结针对非结构化数据领域的存储技术,这为其他业者所接受。而非结构化数据的最大处理需求就在于查询搜索,这需要计算体贴入微 的支持,因此是个与计算更密切相关的领域,而诸如邮件、图像等等数据逐渐与数据库数据同等重要,其存储容量和数据量更远超数据库,这个领域显然不能仅仅看 作企业信息的一个小小分支,FC SAN所建立的集中式的存储架构无法提供这类应用所需的计算能力。
网格存储的本质就在于通过复杂的群集技术,将若干简化为CPU对磁盘的服务器整合为基于某类应用的整体,通过密集部署的CPU和CPU所对应的,作为内部存储的磁盘来满足海量数据的存储归档,以实现即时查询。
由于非结构化数据是未来数据增长最快的一类信息,预计到2010年将占到所有需要存储系统处理的数据总量的90%,因此网格存储的前景是相当巨大的,可以看到几乎所有存储供应商都在这方面有巨大投入。
但在这个领域里存在更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当然是与计算技术相关的问题,其次群集技术离需要还比较遥远,而高昂的成本还令人难以接受,总之,网格存储这个架构还有绝大部分身子是在水里的,需要长时间的等待。
源出与衍生
从具体的应用看,FC SAN、IP SAN、NAS、CAS等架构是并行的,适用于不同应用,但真正作为架构存在的,最广泛地超越应用的,还是FC SAN所支撑的SAN架构,因为它提供绝大部分数据存储需求的最佳先决条件:“数据集中”。
从 这层意义上看,SAN是所有架构之上的大的架构,这从实际的存储解决方案中也可看出,例如一个存储方案,也许有针对邮件的CAS部分,又有针对分支机构的 营业数据,例如建立在IP SAN上的分布式SAN,然后还有集中的核心数据系统,这建立在FC SAN之上,一般部分又有NAS这样的文件服务器,不同架构处理着企业里不同应用的数据,但要达到将这些应用集中化,实现一体的管理和控制,目前只能通过 SAN这样一个体系,而现实的实现方式就是FC SAN。
存储多元化表现为FC SAN把数据集中后,用户所凸现的应用的需求,这是又一个“分合悖论”:当你为了方便地处理数据而把它们集中起来后,却发现为了更有效地达成目标,你不得 不又把它们分开,最终数据还是相连的,但是在这之前,你得照顾它们各自的个性,把它们放到不同的环境中。
FC SAN推动的是一个新的存储时代,作为主干和发源,它也正跨越着分合悖论的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