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下一个测试则切换到8K 70/30混合工作负荷。在这个情境中,ioDrive2 Duo SLC拥有最高的突发速度,达到了42.4-44.3万次IOPS的速度,同时在Windows下有最高的吞吐率。随着性能接近稳定状态,ioDrive2 Duo SLC在大容量模式下的性能为14-14.8万次IOPS,在高性能模式下则达到19.5-20万次IOPS。
在我们的8k 70/30工作负荷情境下对平均延迟进行比较,我们看到Fusion ioDrive2 Duo SLC的突发延迟为0.57-0.59毫秒(在Windows下小幅领先),在大容量模式下提高到1.70-1.80毫秒,在高性能模式下为1.28-1.33毫秒。
随着ioDrive2 Duo SLC进入稳定状态,Windows和Linux下,以及大容量模式和高性能模式下的延迟基本在50-250毫秒之间。镁光P320h的延迟时间在10-30毫秒,Virident FlashMAX II的延迟在30-50毫秒。
虽然ioDrive2 Duo的最高延迟在8k 70/30中比较高,不过我们也注意到它在高性能模式下的延迟一致性比镁光P320h要好。在大容量模式下,它的最高延迟要比Virident FlashMAX II高一些。
与我们在100% 4k写入测试中所使用的固定的16线程16队列工作负荷相比,我们的混合工作负荷情境使用了各种线程/队列组合。在这些测试中,我们将工作负荷密度从2个 线程和2个队列扩展到16个线程和16个队列。在我们扩展的8k 70/30测试中,Fusion ioDrive2 Duo SLC在高性能模式测试小组中表现出了最高的性能。与镁光P320h直接相比,它可以在2、4、8和16线程下提供远远更高的低队列深度性能,不过随着队 列深度的提高,它的性能就落后于镁光了。在大容量配置下,ioDrive2的性能相当接近于高性能模式下的Virident FlashMAX II。
在我们的8k 70/30测试的平均延迟项目上,我们发现Fusion ioDrive2 Duo SLC拥有小组内最低的平均延迟,这部分要归功于它在低队列深度上强劲的性能。随着队列深度的提高,镁光P320h逐渐领先,直到在16T/16Q上ioDrive2 Duo SLC再度领先为止。
在我们的8k 70/30测试的最大延迟项目上,我们记录到ioDrive2 Duo SLC的曲线有一些更大的突起,看起来是随着有效队列深度的提高而逐渐拔高。在Windows系统下的大容量设置ioDrive2上,这种情况尤其明显。 它的Linux性能,以及高性能模式下的Windows性能,在有效负荷低于或等于QD64的情况下,高峰延迟都保持在70毫秒以下;不过在QD128和 QD256下,高峰延迟分别提高到160毫秒和220毫秒。
在我们的扩展的8k 70/30测试中,镁光P320h在所有工作负荷情境下它的延迟一致性都保持领先,Virident FlashMAX II紧随其后,高性能模式下的ioDrive2 Duo SLC也相当接近于前两者的水平。
文件服务器工作负荷给每个特定的设备带来了更多类型的传输大小。驱动器不再是处理静态的4k或8k工作负荷,而是要面对从512b到64k的各种请 求。在这个工作负荷重,随着Fusion ioDrive2 Duo SLC开始面对更大的传输大小范围,它开始展现出自己的实力并在高性能模式下领先其他参照设备。在突发情况下,ioDrive2 Duo SLC的吞吐率接近于镁光P320h以及Virident FlashMAX II的两倍,达到30.5万次IOPS。随着高性能模式ioDrive2接近稳定状态,Windows下和Linux下的ioDrive2的性能都在 13.6万次IOPS左右,与此相比,P320h是12.5万次IOPS。在大容量模式下,ioDrive2吞吐率下降到11万次IOPS,高性能模式下 的Virident FlashMAX II的吞吐率可以达到7万次IOPS。
受益于强劲的突发性能,ioDrive2在预处理曲线开端的平均延迟是0.83毫秒,随后过渡到高性能模式下的1.87毫秒或大容量模式下的2.25毫秒。
随着ioDrive2 Duo SLC从突发状态进入持续的稳定状态,高峰延迟开始提高,就好像它在8k 70/30测试中所显示的那样,不过没有那么高而已。我们观察到ioDrive2 Duo在各个模式下的最高延迟在20毫秒和200毫秒之间变动,其中在Linux高性能模式下的表现最好。我们还注意到ioDrive2 Duo在Windows高性能模式下有一处最高延迟稍微超过了1000毫秒。与此相反,镁光P320h的高峰延迟无论在Windows下还是在Linux下都保持在20毫秒以下。
虽然在测试中我们观察到ioDrive2 Duo有更高的高峰延迟,不过它的延迟标准差这次是在镁光P320h和Virident FlashMAX II之间。总体上,Linux无论在大容量模式下还是在高性能模式下都提供更好的一致性,同时后者模式有更高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