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公司缺乏可执行的容灾方案,那么可以开始考虑采用存储虚拟化技术。存储虚拟化技术已经成为改变x86环境的最主要催化剂,其提供新的机会建立更高性价比的容灾系统。当ESG关注服务器虚拟化在未来12至18个月内更为流行的原因时,其调查发现"通过虚拟主机的替换来促进容灾系统"排列第二,仅次于"在虚拟化平台上整合更多物理服务器".
由于服务器虚拟化从物理硬件层进行抽象,无需在生产中心和恢复中心识别硬件配置,这带来了不少好处。并且由于虚拟化通常是更新体系架构的催化剂,用户手头往往会有现成的淘汰硬件。对于一些组织而言,可能不能确保有资金用于购置整套容灾配置,这是个不错的机会来利用现成的硬件。同时,通过在恢复中心的一台单独的物理服务器上整合多项应用程序,需要进行物理恢复的体系架构数量也减少了。这逐一减少了昂贵的占地面积成本、额外的电力和制冷的需要。
利用虚拟服务器的封装和可移植性亦有助于进行容灾。将虚拟主机封装在一个单独的文件提供了可移植性可以创建虚拟主机的多个拷贝,各拷贝可以简单地在业务站点和容灾站点迁移–较之于将数据备份在移动介质,如磁带等,在备用站点作冷备份,这是一项很大的改进。此外,保护虚拟主机镜像以及获取系统的虚拟主机状态也是全新的概念,不存在于原物理环境中。在备份站点,无需重新评估操作系统、重新设置配置参数以及回拷数据,激活一个虚拟主机比从裸机恢复要快出很多。
灵活性是另一项不同之处。存储虚拟化技术消除了容灾中上述的一对一系统物理镜像的需要。IT部门可以在本地和/或者远程,选择建立物理机到虚拟机和虚拟机到虚拟机的故障替换配置来确保快速恢复,而无需额外支付费用采购并维护另一套一样的硬件。虚拟化的灵活性还体现在可以配置"双活(active- active)"的场景(举例来说,一个远程或分公司可以作为生产站点的一个备份中心或者反过来亦然)或配置激活加等待模式(譬如,公司自己或第三方的托管站点作为恢复站点,平时保持静态)。
最后,虚拟化提供了灵活的容灾测试方式。完全测试一个容灾方案计划需要关闭主数据中心并尝试故障迁移至另一个上。一个虚拟化的体系架构使得进行频繁而不会造成破坏的测试容易很多,从而确保容灾流程的正确性并使得公司员工熟练地操作,做到一致无误。
通过服务器虚拟化,还可以取得更深层次的容灾灵活性。IT处理服务中端的能力可以大幅改善,尤其是通过最新的自动化技术,比如VMware存储虚拟化技术中所包括的(参照"VMware环境中的自动化容灾")以及Microsoft System Center Virtual Machine Manager,其提供工具来确定应用程序和服务回拷的排序方式。恢复可以更为快速而且操作人员恢复虚拟化应用程序所需的技能也更为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