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70余年,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多次经历迁址更名,一直不变的是便民、惠民、利民的服务初心。在持续推进改善医疗服务过程中,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深度融合“互联网+”理念,采用了浪潮信息全闪存储、分布式存储为HIS(医院管理信息系统)、PAC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业务升级数据存储平台,加速各科室数据共享互通,改善服务模式,实现60%患者可以自助挂号、查看报告、结算、基层转诊等,减少了聚集排队,提升了医生问诊及患者检查、看病的效率。
医院核心业务系统需要高效、稳定的数据底座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创建于1950年,是江苏省淮安市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承担着为淮安及周边四市2000多万人口提供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急救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服务的重任,在2021年门急诊已经达到159万人次。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HIS系统需要对门诊管理、住院管理、药房管理、药库管理、院长查询、电子处方、物资管理等众多模块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为了实现业务联动,HIS系统还要与EMR(计算机化的病案系统,电子病历)、PACS、重症监护与手术麻醉系统等辅助科室使用的系统对接。这些模块和系统间进行着频繁的数据交互,模块间的数据交互以结构化小数据为主,读写频率较高,对于存储性能要求较高。此外在PACS应用上,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配备了大型CT、核磁共振、DSA等先进影像检查设备。随着检查精度不断提升,医学影像图片的分辨率也在不断提高,这些医学影像图片一般在几十MB左右,一次检查会采集数百张高清影像,产生的数据量是庞大的,例如一次心血管CT检查会产生GB级的影像数据,这就要求存储平台能够提供对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小文件的并发能力,实现医学影像快速采集、快速查询,保障患者就医过程的高效开展。同时要求存储实现不同模块、系统间的数据互通共享,快速、准确的提供数据支持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并满足未来不断增长的数据存储需求。
医院就诊高峰期,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业务系统最高单日需要承载上万人次并发就医全流程活动服务、上千人医疗影像数据采集,既要满足大量就医人员并发访问、数据查询和写入的需求,还要保证24小时不间断稳定运行。业务系统一旦中断将会导致挂号、缴费、就诊、检查、报告查询等医院业务无法正常开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就诊康复,所以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建设HIS、PACS核心业务系统数据平台时把高效、稳定运行作为重要目标。
两大存储助力淮安第一人民医院提升诊疗效率
结合不同业务数据特点及需求,淮安第一人民医院采用了浪潮信息全闪存储HF5000、分布式存储AS13000分别升级了HIS、PACS系统的业务数据存储平台,满足了医院就诊的结构化数据与医疗影像的非结构化数据对高IO并发性能、业务连续性等需求,高效支持HIS、PACS及所涉及的其他业务系统。
全闪存储HF5000通过NVMe架构,时延降低50%,搭配SSD高速磁盘,可提供上百万的IOPS,保证了不同类型数据对读写性能的需求,使HIS系统轻松应对医院就诊高峰时段的性能挑战,为医院各科室间的沟通提供了方便,能够全面分析和控制患者病情,提升诊疗的精准和高效。分布式存储AS13000系列可以通过小文件聚合功能,减少写入、删除时的磁盘压力,提高医疗影像场景下的小文件写读、删除、重构等性能,并可以对容量、性能在线横向扩展,满足医院不断增长的影像数据存储需求。
为了保障HIS业务的连续性,淮安第一人民医院采用两套HF5000系列全闪存储构建了双活数据保护方案。两台存储通过高速链路实时同步数据,在主存储发生故障极端情况下,另外一台存储可以马上进行接管,不中断的提供连续的数据访问服务,整个过程医院前端应用层面无感知。同时为了保证PACS业务数据安全性,分布式存储AS13000可以配置副本功能,所有医疗数据都有两份相同的数据分布于全部分布式存储节点上,当某节点出现故障时,可以自动切换到备用节点上;全面保障医院关键业务7*24稳定运行不中断,更好的支撑医院救死扶伤的职责。
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选择全闪存储、分布式存储搭建医院核心业务平台,消除了信息孤岛,使得不同科室的医务人员可以实现病患数据的互通、信息共享,支持多科室协作诊疗,提升了整个医院的管理和诊疗效率,也提高了医院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加速迈向中国式现代化医院新征程,将更好地打造长三角北部现代化医疗中心,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