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存储产业服务平台

中国电子云曹心驰:产业发展源自核心技术的创新

5月底,中国电子云自主研发的分布式存储产品CeaStor仓海存储系统以及超融合产品CeaCube即将问世,并于6月底面向市场发货。

曹心驰出席中国数据与存储峰会

3月12日才加盟中国电子云的曹心驰,在一个多月里率领一支仍在组建中的专业团队完成了产品交付与服务体系、供应链体系、财务体系的布局,展示了国家队有别于以往的高效。而他此前在国内外著名企业所积累的丰富的从业经验,也成为这一目标如期实施的可靠支撑。

谈到进军云计算领域,曹心驰认为,“后来者”中国电子云占据了先机。

天时、地利与人和三大优势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激烈竞争前所未有,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以信息技术生态优势、数字化转型势能、数据治理能力为核心的国家创新力和竞争力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新一轮竞争焦点。“十四五”时期,是信息化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去年年底发布的《“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将构建云网融合的新型算力设施、布局战略性前沿性技术、强化数据安全保障等作为十四五期间重大任务和重点工程,为中国电子云提供进入这个领域的“天时”。

中国电子作为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为主业的中央企业,构建了兼容移动生态的PKS自主计算体系和应用生态与产业共同体,正加快打造国家网信产业核心力量与组织平台。中国电子云作为中国电子网信技术系统输出平台,基于PKS体系打造了PKS原生云,为政企行业提供软硬件技术,无疑已经占据了最好的地利。

“构建电子云产品线业务,除了一套体系化的产品和方案,还要在计算、存储领域构建相应的团队和能力,才能来满足数字化建设各方面的需求。因此,最大的挑战是‘人和’。但这个问题已经基本上得到了解决。”在解释中国电子云天时、地利与人和三大优势的时候,曹心驰如是表示。

虽然是一支全新的团队,但作为国家基础设施的云的核心力量,团队的人员能力很强大,领衔的马劲、朱国平等领导都具有丰富的开发经验和管理能力,其他核心人员也都是具有领先企业的工作经验,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快速形成了自己超融合解决方案,也完成了中国电子云的大云CEClOUD、专属云行业云CECSTACK、数据中心云和边缘数据中心的CecCube三个产品线架构,满足客户对云上的需求。

“在存储团队,很多成员过去都是写过多遍代码,进度更快、更有保障,能有效躲避以前踩过的‘坑’”曹心驰总结说,这也是中国电子云的高效机制保障,他相信公司能够借助后发优势快速形成产品竞争力。

从分布式存储市场切入

众所周知,存储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集中式存储领域已经形成了非常高的技术壁垒和成本优势。但在科技飞速发达的当下,将所有数据都存储在一个服务器或若干个服务器上面的集中式存储已经暴露出许多弊端,无法高胜任企业的需求。

曹心驰认为,在存储市场层面,分布式存储将不断替代掉传统的硬件存储。IDC报告也显示,在数字化产业规模增大的同时,传统存储的占比其实在减少。

实际上,中低端存储正处于被替代的地位,高端存储市场也岌岌可危。

综合考虑之后,中国电子云决定聚焦在云上基础设施的存储,即分布式存储这个技术方向。

不过,在分布式存储领域,国内真正原创的产品技术还不多,再加上传统存储对云原生架构的支撑也不尽如人意,近9成厂商仍然在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技术体系。主流厂商在Ceph尚未启动的时候就启动了研究逐渐演进,在技术上形成了自研自主的存储架构。

中国电子云依托云原生架构存储模型构建未来分布式存储的核心的能力,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如 I/O吞吐量是传统分布存储架构的五倍,性能能提高100%;相应地,成本也极大地降低,无疑将会快速扩大市场占有率。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过去十年间,分布式存储技术经历了从多个技术收敛到Ceph的过程,但如今又走上了去Ceph化的道路。这也意味着,墨守成规必将死路一条,唯有创新,才具有生命力。

曹心驰表示,中国电子云的产品设计和规划完全从需求导向来设计整个产品体系,采用最先进或者最适合的优选技术部件进行整合,核心技术不断用自研的产品来替代。

此次分布式存储产品发布之后,中国电子云将跟随产品线的演进不断地融合和叠加更多更优秀的技术和能力,预计今年8月,自研的分布式全闪存储也将亮相。

存储产业强调以合作的形态来确保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电子云作为中国系统的系统技术输出平台,也在加强建立和完善合作伙伴体系,携手参与市场竞争,去服务于各行各业。

在信创和性能之间的平衡

对于几乎所有的客户而言,性能都是首要的问题。在采用新的技术架构或者国产化的替代方面,中国电子云如何协调好安全和性能的关系?曹心驰表示,信创产品在性能方面,与国外的产品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

他提出的对策是利用好信创产品的最大优势,在能用的地方先用起来,同时通过技术的手段缩小性能差距,再不断加以完善。比如芯片,就拆分服务器的算力需求;在操作系统方面,利用代码调度能力通过线程转换去更好的适配。这是一个磨合和生态改变的过程。依托于中国电子的整个产业链,中国电子云进行整合,然后提供出更优秀的产品,满足那些对安全有着严格要求的场景。

而在存储领域,虽然暂时还无法超越国际水平,但是曹心驰认为,国内通过在技术架构方面的深入探索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如中国电子云就尝试采用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开放系统的直连式存储)架构,充分利用其诸如配置简单、部署实施快速,应用数据和操作系统分离,无须专业人员操作和维护,节省用户投资等所有优势,但又突破其每台DAS存储设备只供一台服务器来使用等瓶颈,把所有服务器的盘都连起来,以多方面的创新来摆脱开源产业的标准束缚。

“只要是好的技术,我们就引用进来,然后解决提高性能,降低成本等问题。” 曹心驰说。

国内的芯片、操作系统在某种程度上虽然比国外差距极大,但改造、融合后它基本能满足应用生态的需求,成为国家在信创产业发展的一个核心方向。

产业的发展源自核心技术的创新

回顾存储产业的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曹心驰感慨地说:“产业的发展一定是来自于核心技术的创新。”

他注意到,在2019年以前,业界的创新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随手抓个东西”都可以开设一家新公司,然后推出新产品,投放市场。而最近两年多来,无论是云计算、大数据,还是人工智能,这些领域的创新丧失殆尽,原因在于架构从原来的Openstack这个相当传统的计算体系逐渐走向云原生化后,新的变革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

从入职集成商从事金税工程项目的代码开发,到国际大厂、国内一流企业ICT的工作经历,再转辗到中国电子云,曹心驰的愿望就是能再次把握住对技术进行深度挖掘、掌握核心的技术并进行改进,与同伴们一起实现云和存储行业技术创新并引领行业发展趋势的机会,在信息化创新、东数西算、数字化转型等战略中攀登人生更高峰。

这是中国电子云的战略使命,也被他看作自己的责任担当。

=============

曹心驰简介:

Open Group认证企业架构师,超过22年云&IT领域经验,曾担任深信服云业务CTO、华为云计算高级总监、VMware全球云转型咨询战略顾问,参与过国税总局、农业部、招商银行、太平洋保险、上汽集团、通用汽车、华润集团、中国烟草、中国体彩、华为、台湾证券交易所、台湾富邦金控、香港赛马会、香港地铁等大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云化建设。2019年入选年度中国数字化转型领军人物。2022年3月,担任中国电子云副总裁、IT产品线总经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存储在线-存储专业媒体 » 中国电子云曹心驰:产业发展源自核心技术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