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预测,2022年超过50%的中国经济将建立在数字化的基础上或受到数字化的影响。到2023年,三分之一的公司将从数字化产品和服务中创造超过30%的收入。在政务领域,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要素是数据,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经过了信息化、互联网+建设,当前正在进入数据驱动的时代。“十四五”期间政府信息化的工作是充分发挥数据赋能作用,全面提升政府治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充分利用数据进行主动化的服务和精细化的治理。政务大数据和数据治理是数据生产资料的载体,是政务数据使能的基石,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到 2025 年政务信息化建设总体迈入以数据赋能、协同治理、 智慧决策、优质服务为主要特征的融慧治理新阶段,跨部门、跨地 区、跨层级的技术融合、数据融合、业务融合成为政务信息化创新的主要路径。国务院发布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提出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和建立数据要素流通规则的政策要求,各地展开对政务大数据新一轮的建设热潮,聚焦在政务大数据平台补短板、完善能力,加强数据治理能力及公共数据开发利用。
大数据管理平台支撑了城市运行管理指挥中心、城市治理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智慧交通、智慧水务、智慧应急等典型场景。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健康码的频繁使用对大数据管理平台的稳定性、实时性、大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政务服务质量提升及安平方面的需求,对数据实时性、智能化、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大数据平台领域涌现了一些新技术趋势,如湖仓一体、跨域协同计算、可信联邦计算、大数据AI一体化等,这些技术在政务领域的应用也亟待评估。
IDC预测,到2024年,数据隐私、安全、放置、使用、披露要求方面的要求将迫使80%的中国大型企业在自主基础上重组其数据治理流程。数字治理主要聚焦于数据的标准制定、数据目录的建设、元数据及血缘管理、数据开放平台的建设。政务行业当前数据治理的难点包括跨平台、跨部门的数据融合,数据共享开放中的数据安全。政务数据治理将聚焦如何通过数据的标准化和共享交换,利用数据进行融合分析支撑政务协同、城市治理、产业创新,并进一步实现公共数据的开放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