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存储产业服务平台

IBM副总裁谈构建智慧企业和云计算模式

在IBM“智慧地球”的战略大背景下,IBM全球副总裁兼IBM中国软件开发中心总经理王阳博士在用友公司2009年度的技术大会上,畅谈了如何构建智慧型企业,以及云计算从理想到应用实践的过程中,应该具有怎样的模式。

IBM全球副总裁兼IBM中国软件开发中心总经理 王阳博士

如何构建智慧型企业?

如今,全球的企业在经历信息技术改变时代的同时,也同样在经历着愈演愈烈且结果未知的全球经济危机。而出现这种现象并造成负面的影响的部分原因,在王阳博士看来,就是因为没有信息化的管理,没有智慧的管理。

如何构建一个智慧型的企业,王阳博士认为需要从四个关键点入手。

第一,企业应该具有新锐的洞察力。

现实中,企业有大量数据,并且需要企业投入财力、人力等资源来管理这些海量数据,以避免形成企业内的信息孤岛。在管理信息的过程中,需要抽取、分析数据,甚至要从数据信息当中提炼创新技术,以便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巨大帮助。

第二,企业应该具备智能运作的能力。

在地球扁平化的今天,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企业之间都希望相互连接,相互传换数据,共享数据。这时候,就要求企业如何在动态满足现代人生活、工作的需求过程中,更能更灵活的作,在面对新的业务种类和模式的需求时,可以实时应对,灵活调整业务流程,保证企业正常、健康的运行。

第三,企业应该具有动态IT架构。

企业在面对当下经济、市场环境瞬息万变的情况下,要求企业内如的所有流程都能够快速响应。这时候,就要求企业的业务流程是动态的,是IT架构师以SOA为基础的。并且,这个动态架构是智能的、安全的,同时是可以降低企业成本的。

第四,企业应该关注绿色节能。

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公司在2008年10月14日到16日的 Gartner Symposium/ITxpo 年度研讨会上所披露的“2009年十大策略性IT技术”中,“Green IT (绿色节能IT)”位在其列。Gartner认为,绿色IT技术之所以会大行其道,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政府主管部门要求企业这样做。其次,通过技术改进,如果各大企业注意环保因素,将有利于他们节省能源并最终降低运营开支。再次,不少企业高管认为,率先使用绿色IT技术,也是各大企业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而一项针对280位IT经理人(超过半数者是企业或营运单位最高IT经理人,83%居于主任以上的职位。)做的调查结果显示,有效能源运用所带来的成本降低,以及社会企业公民责任称为企业推动和应用绿色IT的两项驱动因素。

企业在部署和运行动态IT架构的时候,需要考虑如何针对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快速响应市场和需求变化,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以IBM为例,2007年5月,IBM推出一个“Project Big Green(大环保计划)计划”,目的在于协助其它公司达到碳中和。其中的一项承诺是协助企业内平均面积达2.5万平方英尺的数据中心,减少42%的电费。1990年至2007年间,IBM在全球的二氧化碳排量,比1990年减少了45%。IBM计划在2012年之前,让二氧化碳的排放比2005年的数字再降12%。

今年3月份,在德国汉诺威举办的CeBIT 2009行业展览会上,IBM德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Martin Jetter表示:顺应绿色IT的趋势,IBM的口号是“Green and Beyond”, “分散型IT环境当中85%的计算资源仍闲置未用”,而IBM致力于有利于保护生态的IT使用。4月份IBM推出一款新型数据中心能源管理软件,即IBM Tivoli Monitoring(ITM)软件。该软件专门用于帮助客户提高能效并降低功耗和制冷相关的成本,它同时也是IBM绿色创新工程(Project Big Green)计划的一部分。新版的ITM软件整合了能源管理信息视图,支持对数据中心和基础设施的优化。它具备监控功能,能让客户了解能源使用情况。在遇到与能源相关的潜在问题时,它还会向数据中心管理员发出告警,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利用该软件所具备的历史走向与预测功能可帮助企业提高现有环境与能源规划的精度。此款新型软件拥有支持客户设置电源利用率阈值的自动功能,有助于控制能源的使用。此外,它还可以帮助客户处理数据中心在空间、电源和制冷方面的物理限制。

云计算需要灵活、高效的方模式

在IT业界热谈云计算的时候,王阳博士继在“2009中国云计算论坛”上阐述了如何让云计算从理想到应用实践后,又在2009年度的用友技术大会上,着重阐述了云计算从理想到应用实践的过程,应该具备灵活、高效的模式。 

王阳博士说: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计算模式,是利用网络将应用、数据以及IT资源通过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给企业和个人用户。采用云计算,可以帮助企业降低IT 成本,简化IT环境,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云计算可以满足企业的流程规范化、低成本化、能源绿色化等方面的运营需求。云计算的应用在为企业带来更多数据和用户的同时,还推动企业在IT技术方面的进步,比如:虚拟化技术、多核技术、自动化技术、Web技术等。

而云计算服务市场,也被包括IDC、Gartner与Strategy Analytics在内的多家分析机构看好。IDC估计,全球企业在云计算服务的支出将会成长三倍,到2012年达到420亿美元的规模。Gartner 以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来形容云计算解决方案,认为软件即服务在未来十年将超越早期的客户关系管理(CRM)及人力资本管理(HCM)应用,迈向更多元的企业服务,同时Gartner分析14种SaaS应用技术,预测SaaS将在6大技术上有重大斩获,包括CRM、HCM、协作、网络会议、IT服务管理(ITSM)及在线备份等。Strategy Analytics则指出,云计算服务因被视为实时网络工具与抵抗经济不景气的IT运作方式而愈来愈重要。 

IDC认为,除了能够让云计算平台提供强大的基础架构平台外,提供云服务还需要具备以下8个条件:

1. 云计算的供应商具备向公共提供服务的能力,即成为第三方提供商,而不仅仅是内部的私有云;

2. 提供通过互联网的接入方式,这是供应商提供公共云服务的必要条件;

3. 云计算供应商对云计算中心进行IT管理,最终用户不需要介入;

4. 对于云计算提供的应用,用户能够自行配置。随着用户对云计算需求的变化,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自动扩展能力;

5. 云计算运营商需要具备清晰明确的费用收取模式,这也是公共云区别于私有云的重要特征之一;

6. 基于浏览器的用户界面,与私有云不同,为公众提供的云服务必须基于统一的用户界面;

7. 基于Web服务的API,提供标准的开发接口。提供云服务的供应商不可能为用户准备好每一种应用软件。因此,为用户和第三方软件厂商提供标准的开发接口也是提供云服务必须达到的目标;

8. 云计算平台的资源共享,即提供虚拟化、动态的平台。  

但是,出于安全性和初期部署成本方面的考虑,麦肯锡顾问公司(McKinsey & Co)的报告指出,若大型企业将所有的运算都部署到云端上,可能会付出更高的成本。报告中指出,对中小型企业而言,云计算服务是行得通的,但大型企业若要广泛采用云服务必先克服技术、操作操作及财务上的障碍,并且要认清云端服务的特质。

McKinsey以Amazon云端服务为例,指出大型企业采用其数据中心服务每月的单位运算成本为366美元,比一般大型企业数据中心每月成本的150 美元多了144%。另一方面,传统数据中心的每月每个CPU资产拥有成本(TCA)为25美元,若云服务超过此一界限便不具备经济效益。

McKinsey分析,大型企业若将整个数据中心转至云端,约可减少10%~15%的全职员工人数,但该机构认为这比例并不高。此外,多数企业都将服务保证协议的服务运转时间设在99.99%或以上的比例,可是现在的云端服务供货商却还没能做到这一点。与其转移到云端服务,McKinsey建议大型企业可以参考云计算厂商的作法,提高服务器的利用率,同时采用数据中心最佳实作,可降低逾50%的服务器整体拥有成本。

在谈到企业把数据和服务放到云端,所涉及到的“内部云(私有云)”、“外部云(公共云)”的问题,王阳博士认为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不一定非要放到特定的外部云或内部云上,也可以放于这二者的交集“混合云”中。

以企业的ERP系统为例,对ERP系统设置数据,以及对企业业务流程的管理,都可以放在公司自己的“内部云”中,而在公共云中,可以放置供自己的客户和下游供应商共享的信息和数据,比如产品信息等。

王阳认为,云计算的落地,应该采用灵活、高效的模式。云计算并不是单纯的计算模式,而是多层的架构模式。在这个架构中,从下往上,低层是IT硬件设备层,旨在为加大计算能力而提供最基础设备。第二层是平台服务层,即提供一个运行各种服务的平台。第三层是服务应用层,在这一层中,把不同的小的应用服务组件链接在一起,在瞬间形成大的应用。最上面的第四层是业务服务层,包括销售管理、成本控制管理、客户关怀管理、企业绩效管理等。

王阳博士总结云计算的部署和落地过程中,要始终关注云计算的投资回报率,因为这是部署云计算的最重要的出发点。另外,云计算的部署应该从从企业高层开始推动,除了技术之外,还要重视参与者和流程。因为云计算的部署和应用中,会改变企业以往的管理模式和利益分配格局,所以对高层和各方参与都是非常重要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存储在线-存储专业媒体 » IBM副总裁谈构建智慧企业和云计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