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存储产业服务平台

CNA选购的困惑 为iSCSI还是FCoE做准备?

2009年,存储行业内诞生了多起能够声震寰宇的并购案。当然,在年末的文章中,存储在线已经带领您回顾了这些精彩的事件和跌宕起伏的进程。而今天我们的主要话题,则就是从2009年的一桩收购未遂案引发的。

去年4月下旬,博通出资7.64亿美元打算收购Emulex,而Emulex的董事会却表现出了非常强硬的拒绝态度。这一收购事件僵持了三个月的时间,最后无疾而终。在这场收购案中,博通的主要目的是"接管Emulex的光纤通道以太网(FCoE)融合网络适配器(CNA)产品线",特别是Emulex的光纤通道技术。在Emulex的技术中,有两个CNA技术获得了一线OEM的设计大奖。不过Emulex认为博通低估了自己的实力和前景。

在收购意图失败后,博通在去年年底迅速推出了自己的CNA产品。作为一家老牌的以太网厂商,博通对于CNA市场的关注是否意味着融合网络市场已经进入了辉煌?

CNA产品的选购角度

融合网络适配器(CNA)的概念和优势已经无需赘言。而从目前的市场反应来看,CNA市场的增长已经成为必然。根据IT Brand Pulse 2009年11月的一份行业简报,制造商的CNA端口出货量环比增长133%,达到9800个端口,收入环比增长148%,达到400万美元。目前,这一市场上已经拥有了多家知名的网络厂商,博通、博科、Emulex、QLogic等等,英特尔和思科也有意加入这一战团。

在这些厂商中,QLogic等厂商在光纤通道HBA市场浸染多年,而像博通这类厂商则在以太网市场上具有极为资深的经验。这使得用户在厂商的产品选择中往往面临一个问题,究竟是投靠FCoE,还是归属于根据地盘踞在iSCSI上面的供应商?

从表面上来看,这种选择似乎只需要根据现有的基础设施环境进行考虑就可以:已经拥有光纤通道产品的选择FCoE,而部署了以太网环境的用户则去倾向于继续走iSCSI的道路。但是,企业级产品的选购并非只是看眼前的情况,而更需要放眼在未来系统环境的扩充上。

从性能和成本的综合考虑上,未来的数据中心架构一定需要满足两个特征: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目前,光纤通道产品正在迈向16Gb,FCoE 10Gb产品则还没有大规模出货,而以太网的速率则早已达到10Gb大关,正在向着40Gb无损以太网冲刺。同时,不得不提出的是,光纤通道并不具备以太网在协议和数据的远距离传输上所具有的先天性优势。

此外,企业CIO也一定会考虑另外两个问题:成本和扩展能力。而这两点对于FC用户来说就有些略显尴尬。如果用户决定升级到FCoE,那么必然会面临到更换现有交换机和网络设备的问题;而如果用户继续在光纤通道上作出升级,那么又会面临网络吞吐量比下一代以太网环境低出许多的尴尬。相对而言,以太网CNA厂商的用户会轻松很多。他们只需要购买下CNA产品就可以,再继续添加支持下一代以太网协议的产品即可。当然,以太网厂商CNA产品的用户也可以随性的在未来某个成熟的时间点上简单的比较一下以太网、光纤通道和FCoE,再作出后续的升级计划。

因此,作为对未来数据中心扩充的第一步,以太网厂商的CNA无疑占据了一定的优势。这也就不难理解说,为什么2009年Q4光纤通道厂商的CNA产品出货量不到2万端口,而同期出货了超过3000万个以太网主机端口以及约75万个光纤通道主机端口的问题了。

博通切入市场的意义

作为一家在以太网市场长期活跃的公司,博通在CNA市场上的脚步显得有些迟缓。因此,其曾经试图收购Emulex以完善自己的FCoE技术。尽管这一收购并没有达成目的,不过,其以以太网ASIC厂商身份进入CNA市场仍然具有特殊的含义。一方面,其对于CNA市场未来的发展状况持以肯定的态度;另一方面,其也看好以太网在未来数据中心架构,乃至跨广域数据交换领域的方向。

我们不妨在此做出一个长远的判断,CNA产品终将成为过渡。从性能和可靠性上,未来的市场应该更多的偏向iSCSI产品。而对于博通这样的厂商来说,推出CNA市场只是历史性的第一步而已。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存储在线-存储专业媒体 » CNA选购的困惑 为iSCSI还是FCoE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