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在IBM寻求收购Sun未果后,甲骨文半路杀出,宣布以74亿美元的高价,收购Sun微系统公司,虽然欧盟极力阻挠,但大势所趋恐已无变数可能——2010年1月27日,在经过了多次的审核之后,收购正式成行。
2009年6月,英特尔8.84亿美元,收购Wind River风河系统公司,一媒体记者在刚刚劝阻朋友不要跳槽风河后大为后悔,连说:"想不到,猜不到。"
同一个月,NetApp在与EMC不断提高收购价格,争抢DataDomain未果之后,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以超过五分之一现金保有量的21亿美元,成功收购,并以此建立起专注新一代磁盘备份、恢复和归档解决方案的开发和交付的新部门。
2009年7月,IBM在竞购Sun未果之后,转而将目标投向全球最著名的分析软件和数据仓库软件供应商SPSS,12亿美元买回了这个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领域的专业厂商,全部收购以现金结算。
两个月之后,继一年半前惠普收购EDS之后,曾经位列全球第二大的独立IT专业咨询和服务供应商佩罗系统被戴尔收购,涉及金额39亿美元,自此,曾经在企业级服务领域屡屡遭到对手攻击的戴尔,成为了全球第三大的IT系统和信息化咨询、服务供应商,仅次于收购EDS之后的惠普和一直以服务转向著称的IBM。
11月4日,国外媒体首先披露,思科、EMC及其旗下的VMware,并包括英特尔,共同出资,创建新的咨询、服务和销售公司Acadia,同期推出整合软件套件Vblock,建立虚拟计算环境联盟,共同推动虚拟化、统一计算和存储方面的市场,此举被业内普遍认为是"无限接近于合并"的一次可能"造成虚拟化封闭"的厂商间合作。
8天后,惠普27亿美元收购3Com,将把其纳入惠普的ProCurve网络产品组合,3Com旗下中国华三通信,也将同时加入惠普,惠普此举,被认为是直接对抗思科与EMC、VMware建立合作联盟的举措,同时,有媒体解读惠普此举时认为,"惠普已经深深地感觉到了思科所带来的压力",此前,思科CEO钱伯斯称:"惠普是敌人,IBM是朋友。"
在2009年更多的收购及合作事件中,以上的事情或许正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标志些什么–这些收购及合作,其意义已经脱离事件本身的单纯意义或厂商战略的话题–2009,寡头时代到来。
2009 寡头时代到来
寡头市场–又称为寡头垄断市场,它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寡头市场被认为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市场组织,西方国家中不少行业都表现出寡头垄断的特点,例如,美国的汽车业、电气设备业、罐头行业等,都被几家企业所控制。
前IBM董事长沃森(Thomas J. Watson)曾经做出过"世界只需要5 台计算机"这样的错误判断,但现在,沃森预言的一个现实版正在上演:随着Oracle将Sun收入囊中,而IBM、惠普和戴尔开始全面涉足软件、服务和咨询业务,英特尔等硬件厂商开始通过对软件系统公司的收购,逐步完善其生态环境,"世界只需要5个IT厂商"在未来很可能将不会是一个落空的预言。
IBM、惠普、戴尔、思科、甲骨文或许将成为未来全球最大的五个IT咨询、服务和系统供应商,而英特尔在X86市场的持续性垄断很可能会继续增强–随着其和AMD以12.5亿美元的和解以及AMD这个重要的诉讼伙伴的被分化,英特尔已经甩掉了一个极大的发展包袱。
当然,我们同时还要怀念曾经叱咤风云的北电,以及一直在安全网络方面颇有建树的Juniper,随着思科在网络基础架构方面的垄断进一步加剧,他们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空间了。
无论五家最大的供应商以何种方式在市场上搏杀–或许是通过收购,或许是以服务、数据中心、中小企业或是网络等切入点,也有可能是以市场营销、销售模式、合作联盟等手段,这五大供应商已经基本上具备了提供全面、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这五家供应商已经能够完成企业级IT市场超过八成的服务。
这使得Riverbed、Blue Coat、思杰、Red Hat等供应商发现,自己是在这五家大型供应商的夹缝中求生存–或许五大巨头没有这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又或许是寡头们压根儿不在意这些企业的存在,而即便这些小供应商做大,寡头们自然可以一买了之。
随着资源的不断集中,这五大供应商将与英特尔等核心供应商拥有更强纽带的合作,这当然意味着,五大巨头将会获得核心供应商更多的支持,更多的技术分析和–五大巨头将会与英特尔等核心供应商建立强大的纽带关系。
当然,这也就意味着,五大巨头将拥有极强的竞争能力,许多同类型、同行业的中小型供应商和本土供应商会随着五大巨头的强大,面临在价格、开发周期、性能等多方面落后的危险。
供应商划分三级 寡头位列塔尖
寡头市场的两大特点是:在寡头市场上,每个寡头的产量都在全行业的总产量中占较大份额,从而每个厂商的产量和价格的变动都会对其他竞争对手以至整个行业的产量和价格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而另一方面,每个寡头厂商在采取某项行动之前,必须首先推测或掌握自己这一行动对其他厂商的影响以及其他厂商可能做出的反应,考虑到这些因素之后,才能采取最有利的行动。所以每个寡头厂商的利润都要受到行业中所有厂商的决策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在寡头市场,寡头们将互相影响互相牵制,而在还未形成垄断市场之前,寡头市场将成为最接近于垄断市场的一种市场形态,但仍然其他的一些玩家在市场中博弈,并最终形成三级的市场格局。
寡头们位列市场的最高层,掌控着最先进的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和价格体系,第二层是每一个独立市场或行业市场的领导者,比如说,在存储行业我们会见到EMC、NetApp这些厂商,在虚拟化市场则是VMware,在光纤网络市场则是博科,在企业管理软件领域有SAP,而微软同样只能位列第二级–一些寡头会选择和他们合作(如思科和EMC的合作),而另一些寡头则会寻求干脆收购(如IBM收购SPSS)。
最底层的市场则留给了一些本地供应商,他们拥有本地用户的一定知名度,但在技术研发和公司发展上所投入的资金和精力有限,对市场价格的控制能力几乎不存在,大部分情况下追随着寡头及行业领导者,并固守一部分自己牢牢掌控的资源,在国内,我们能够看到很多这样的供应商,比如说浪潮、联想、曙光、创新科、同有这些厂商,同时,第三级还留有一些在专业技术或应用领域具有一定实力,但整体公司规模偏小的国际供应商,比如说Atempo、CommVault、SuperMicro、Riverbed、F5、Red Hat。
依附寡头 谁将成为受益者?
毫无疑问,在寡头时代,依附寡头,与寡头合作,将成为最终的受益者。
需要指出的是,寡头的能力并不仅仅在于其拥有业界最突出的技术、产品、解决方案或是发展理念,而在于其强大的企业方法论、融合与借鉴、消化与整合的能力,在企业级市场,寡头将通过寻求合作、收购以及全面的"为我所用"的能力,快速的从多种方式方法中挑选出最优组合–寡头们对软件、硬件、服务、咨询,甚至是投资,都具有敏锐的嗅觉和极强的整合能力。
这也是我为何不把SAP、微软或是英特尔列入我所说的寡头时代的"寡头"之中的原因–他们在各自的行业甚至是垄断者,但对于我们今天所谈的企业级IT整个市场的寡头时代来说,他们未免还是单薄了一些。
在寡头时代,相对于那些拥有全行业能力的企业来说,与寡头合作,甚至于依附寡头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惠普就几乎以一己之力拯救并延续了Dot Hill的生存和发展,而戴尔到现在还是EMC中端存储系统最大的出货商,VMware的出货量则在很大程度上同样依靠IBM、惠普和戴尔,在未来,我们会看到更多这样的趋势:更多的第二级,甚至第三级供应商更多地向寡头靠拢,而寡头们则会以其强大的接受吸纳能力迅速转化其为自己所用–就像是汉族对许多外来同志民族的同化一样,师夷长技为我所用–当然,结果是两者都欢喜的,寡头们获得了新的补充,而其他的供应商则获得了生存的空间。
因此,对于寡头们来说,技术有互补性,在自己的行业或应用市场领先,具有一定的技术可发展预期,将会是重要的,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在自己领域内领先的供应商,如Riverbed、Dot Hill、Infor、Juniper、Emulex、用友、金蝶等将与寡头进行更多的深入合作,包括嵌入式的产品打包或是合作联盟–如Infor就和IBM在2009年推出了红色力量计划,而早在2007年,用友就与IBM合作,建立了"用友SOA创新中心",并签署了在人才、技术、方法、解决方案、客户项目等多个领域进行深层合作的合作意向书。
寡头时代如何投资IT?
对于用户来说,寡头时代最大的问题就是,供应商将越来越强势,而竞争会越来越小–就像如今的Unix服务器市场,Sun的没落和惠普停止PA-RISC架构,以及安腾的跳票,富士通小规模难以蚍蜉撼树,整个市场基本上被IBM的Power System所占有,且如果不出意外的话,Unix服务器市场或许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只有Power System拥有完整的发展计划和最高的性能–Power芯片虽然距离上一次发布已经过去两年半,但是2010年上半年,IBM就将发布其最新的Power7。
即使是在IBM的大会采访上,IBM的客户们也表示,他们希望看到的竞争,希望看到很多供应商的竞标,因为只有这样"采购成本才能够降下来"–所有的CIO都明白一个道理:被绑定在一个系统体系上,将会是非常通过的一件事情。
要有选择,给自己留出选择的余地,将是未来企业在IT投资方面需要最先考虑的因素。
因此,在考虑IT投资时,用户应该考虑更加开放且符合业界标准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并时刻考虑如果发生供应商被收购、合并,甚至是倒闭或产品线被突然停掉之后,系统应用的迁移和业务系统转换–说的明白一点,要为自己留有"后手",如果发生问题,能够快速的切换到新的、更开放和标准化的平台上,而非在需要迁移时才发现,自己的系统竟然从来没有为业务迁移做好准备,或是原有系统的兼容性导致许许多多奇怪的问题。
将IT投资投向那些提供开放、标准化产品,且企业经营情况良好,具有强大的企业理念,并对所生产和销售的技术、产品有着至少两代以上的产品规划的供应商才是合格的供应商,这一点是需要大家谨记的。
2009,寡头时代已经初露端倪,越来越多的合并、收购和联盟,显示着抱团取暖之外IT市场进入寡头时代的"危险"信号,但无论如何,寡头们的目的将仍然保持在为他们的客户提供更好的技术、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上,而如果用户在采购时考虑到开放和标准化,那么,即使是寡头时代完全成型,相信对于用户也将不会产生什么本质的影响–当然,你能够从每一个寡头的"商品名录"上看到更多的东西,更好的技术和产品,更完善的解决方案,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或许并不是一个太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