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的资料显示:极道好像是一家生物信息存储公司,今年6月,公司宣布完成5000万元Pre-A轮融资。该公司创立于2015年,由国内顶尖的存储和数据分析专家团队建立,创始团队来自EMC、Sun和Intel等知名厂商。
极道的定位听起来就有些奇怪,生物信息领域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能够单独孕育一个存储产品的门类吗?面对我的疑问,我采访了极道创始人王东辉董事长和同为创始人的吴江CEO(Javen Wu)。
“我们也不清楚所谓生物信息存储公司的称谓从何而来,也许创业伊始,我们的产品首先在生物科技领域获得了用户的高度认可,在PB规模的数据存储和数据管理中搞出了很多名堂,而被外界解读为生物信息存储公司。其实,我们的产品同样适用于地理信息、遥感、能源、石油石化等传统行业以及AI训练、药物开发这样的新型行业。” 王东辉说。
吴江表示:“极道是一家数据系统公司,‘极道’取义‘数据无极、储治有道’,其中,‘储’描述的是海量数据存储,追求的是‘大’而‘快’;而‘治’描述的是数据管理和分析计算,追求的是数据从无序到有序,帮助用户应对多样化的数据计算和数据分析需求,以获得极致的并行效率为目标,这也是极道与其他存储公司相比最大的差异化优势所在。”
作为极道的灵魂人物,吴江是圈内知名的存储和分布式系统专家,曾独立解决美国利维摩尔劳伦斯国家实验室(LLNL)全球悬赏的文件系统难题,对海量数据存储有着深刻的洞察。谈及产品时,他这样介绍极道:“极道的核心产品涵盖了分布式并行文件存储、强关联大规模实时数据管理系统,以及集群的调度系统和执行引擎,以满足企业对数据处理、分析和建模的多样化需求。极道的产品目前已在国内外(包括美国、英国)大型计算中心进行了有规模化部署,为生物信息、三维地理空间和人工智能等计算密集型、数据密集型和IO密集型应用提供支撑服务。核心软件系统均是我们团队自主研发,已经申请核心专利5个,软件著作权13项。”
我们对于分布式并行文件存储并不陌生,但是对所谓“强关联大规模实时数据管理系统”就不那么容易理解了,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针对我的疑惑,吴江结合存储技术以及用户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解答。
“通常用户的业务系统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以基因测序业务为例,动辄2~3PB的业务很多。但是用户普遍面临着数据管理难题。时间长了,数据存在哪里,存的具体是什么数据,谁都说不清楚,也让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数据洞察变得很艰难。”吴江说。
吴江指出,传统存储只解决了数据存储和数据保护的问题,但没有为数据分析、数据洞察提供更好的支持,导致数据处理效率低下。换句话说,传统存储没有实现储治有道。传统存储是一种通用产品设计,虽然在各种应用场景都可以使用,但是使用的效率都不高。
“想让存储系统做到储治有道,就需要让存储系统能够感知应用。”吴江说,“ ‘储治有道’说明极道的数据系统不仅仅包含了存储产品线。除了储,所谓治,是对数据的管理和处理,这要求数据在存的过程中,就不断的优化元数据的逻辑结构,帮助数据从无序到有序;同时,面对用户多样化的数据计算和分析,根据应用的IO模式,通过调度计算跟存储协商出更优的缓存和数据一致性策略、甚至数据的摆放位置,以期获得更好的数据存取效率和极致并行的处理效果。”
可见,“储”和“治”的协同在极道的产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在市场上独树一帜。 为什么极道的产品能够做到数据感知和应用感知,能够实现“数据无极、储治有道”呢?本质上还是来自极道产品在用户应用场景中的长期打磨。
“极道是幸运的,创业之初就获得‘天使’客户的青睐,提供机会让我们把技术与应用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在数据领域,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吴江说。
在极道的创业历程中,创始人王东辉董事长显得非常重要。王东辉的另外的身份是荣之联公司创始人,电子科技大学北京校友会会长、西湖大学名誉校董。荣之联作为领先的企业云计算和数据服务提供商,有着深厚的行业积累,能够精准把握行业用户的需求。
王东辉对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有着深刻认识和独到见解,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要耐得住寂寞,十年磨一剑,厚积而薄发。对于极道而言,创业五年,前不久才刚刚完成了Pre A轮融资,从融资上看发展并不快,甚至有些缓慢。但是不是也意味着耐得住寂寞,凭借对行业需求的把握,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创新之路。
“我们是一家提供分布式系统的公司,也是一家提供数据处理基础平台的公司,因此我们可以将极道称之为一家数据系统公司,当然,所谓储治有道,创新是从储存开始的!“吴江说。
古人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创新无处不在,对于极道这样一家创新型数据系统公司而言,是不是也抓到了用户数字化转型的要害呢!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