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存储论道(一):过去SAN与NAS,或是FC SAN与IP SAN之间,彼此总是泾渭分明,企业必须为不同型态的应用分别建设存储设备,而通用型存储设备可同时支持不同的传输协议,从而以单一系统满足企业各式各样的存储需求,有效解决传统存储系统不够经济与管理困难的问题。
为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并简化管理问题,存储网络化已经是当前企业存储应用的主流。但随着企业信息架构的日益复杂,为满足不同的应用需要,企业往往必须分别建设使用不同传输方式的存储系统,以致增加了管理上的麻烦,也增加了设备购买与维护方面的成本。因此未解决这个问题,可支持多种传输协议,同时满足不同需求的通用型存储设备也就应运而生。
不同应用有个别的存储环境需求
在一般应用环境中,像数据库、ERP这类型的应用程序多半采用以块(Block)为基础的读写方式,在过去直接连接存储(Direct Attached Storage,DAS)时代,是以本机中的磁盘驱动器,或是以直接连接本机的磁盘阵列来满足存储需求。而在存储网络化的现在,则是以执行块存储的存储区域网络(SAN)为主。
网络存储还有一大块领域是在文件共享方面的需求。过去是采用文件服务器来集中存储共享的文件,客户端则透过CIFS或NFS协议来读写文件服务器。但因文件服务器不是为了应付大量文件读写而设计,在大量客户端同时读写的情况下表现不佳,因此后来专门对网络文件读写做了优化的专用存储应用服务器崛起后,就逐渐取代了文件服务器的地位,也就是网络附加存储设备(NAS)。
但对同时有文件与区块读写需求的企业来说,就必须分别建置SAN与NAS,而这又带来种种副作用:
一、设备购买与操作成本居高不下
过去的SAN多半是以价格高昂的光纤通道(FC)作为基础,受限于光纤通道交换器与HBA卡的价格,只能让少数关键应用的主机或服务器接上SAN。后来出现了以IP网络为基础的IP SAN技术,可在现有的IP网络上进行区块读写,任何服务器只要装上以太网络卡就能接上IP SAN,因此可将SAN的应用范围扩展到一般非关键应用的服务器上,让过去受限于本地端存储设备的服务器也能享受到存储区域网络的优点。
但受到IP网络的带宽限制,IP SAN的效能对于性能要求较高的关键应用来说相当不足,且与FC SAN之间不兼容,对用户来说,除非只选择其中之一,否则就必须分别购买专用设备。 如果用户在SAN的区块读写外还有文件共享的需求,虽然IP SAN与NAS采用的协议都是以IP网络为基础,传输的介质实体都是相同的以太网络,但因读写方式的差异,IP SAN的存储设备并不能当作NAS使用,反之亦然,因此用户必须分别购买SAN与NAS存储设备,才能同时满足区块与文件读写要求,以致提高了建置成本,增加了空间要求与耗电量。
二、资源调配不灵活、管理困难
由于过去的SAN与NAS,或是IP SAN与FC SAN都是各自独立的设备,必须分别进行设定与管理工作,业务负担较大。另外这种叠加的存储结构,对资源的配置也较不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