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存储是存储领域当前最为热点的技术,不仅仅是因为它终将颠覆传统存储设备的统治地位,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存储系统的建设模式和服务模式,打破了限制IT基础架构向云计算转型的最后一道枷锁。由南京鹏云网络自主研发的Zettastor分布式存储系统正是这一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之一。
热点技术自然伴随着热点名词,除了分布式存储,还有云存储、软件定义存储、Server SAN、超融合存储等概念纷至沓来,让人眼花缭乱。那么这些概念该如何理解?Zettastor又是什么样的黑科技呢?就让小编来带您一探究竟。
- 所谓分布式存储,是从技术实现原理出发所做的诠释。
分布式存储系统由一组配置了本地硬盘的标准PC服务器构成,这些服务器基于分布式存储软件进行组织和管理,用户数据被均匀地分布存储在这些服务器上。
分布式存储的魔力在于用任务分担的方式聚合了大量标准PC服务器的资源,从而形成海量的存储空间和数据处理能力,并且能够广泛适应各类应用场景,提供存储资源服务。就好比一滴水平平无奇,但聚合起来,可以是涓涓细流,也可以是长江大海;可以载舟浮船,也可以蓄能发电。
Zettastor是技术领先的分布式存储系统,面向企业级环境设计。它的原生块存储特性能更好地匹配企业级环境最普遍的IO需求,性能表现优于Ceph等底层基于对象的存储系统。它能够满足企业级环境严苛的可靠性和可用性要求,在服务器或网络故障时确保数据不丢失、业务不间断。它完全自主研发,而不是基于开源技术二次开发,不会在核心功能模块上依赖开源社区,并且在问题修复和功能改进方面保证效率。
- 所谓云存储,是从存储系统的建设和服务模式出发所作的描述。
分布式存储是云计算环境存储系统的最佳构建模型。分布式存储利用标准PC服务器来建设统一的存储资源池,业务系统可以按需从资源池中申请存储资源;资源池可以灵活弹性扩展,只要添加服务器就能同步增加存储容量和性能,并且能够支持超大规模。而这些恰恰是云计算最主要的基本特征:以服务的形式,从弹性资源池中灵活按需地获取资源。
所以,云存储这个名字,用一个“云”字生动地概括了分布式存储的特性、作用、以及业务层面的价值。不像“分布式存储”这个名字,似乎更偏向小编这样的技术宅。
像Zettastor这样的基于分布式架构的云存储系统,可以和计算、网络等其他系统和技术整合在一起,为用户建设云计算平台;也可以自成系统,在企业级数据中心里作为一朵“存储云”,为各类业务系统提供存储资源服务。
- 所谓软件定义存储,是数据中心基础架构演进路线图上的关键一环。
传统数据中心中,计算、网络、存储等基础设施资源都是依赖专用硬件来提供的。而软件定义技术,则是通过在廉价的标准化服务器上安装功能软件,来实现与传统专用硬件同等的功能。
软件定义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取代了专用硬件,显著降低了系统建设成本;同时破除了上层应用对特定硬件系统的依赖,避免了厂商对用户的绑架。但更加重要的是,用标准硬件构成了一个可按需弹性伸缩的统一资源池,用户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操控底层资源为上层应用提供服务,无论新业务上线、还是业务系统规模的扩展与收缩,都可以用非常短的周期快速完成。
软件定义是数据中心基础架构演进的大势所趋,软件定义计算和软件定义网络都在各自的技术发展路线上高速前进着,但存储系统仍然受困于专用的存储阵列设备。分布式存储技术与软件定义的理念如出一辙,它的出现补足了数据中心架构转型的关键一环。小编以为,软件定义存储这个名字可以说再自然不过了。
Zettastor是基于分布式架构的软件定义存储系统,可以帮助用户加速实现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的转型,以显著提升业务敏捷性,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 所谓Server SAN,是定位于企业级应用场景的产品形态。
SAN,即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SAN存储,通过专用的存储网络,把存储阵列上的存储资源共享给各个业务系统主机进行数据存取访问,时至今日仍然是绝大多数企业级环境中存储系统的主流产品形态。
Server SAN是分布式存储系统的典型产品形态,顾名思义,就是基于标准PC服务器来实现SAN存储的功能。Wikibon预测,ServerSAN将以超过44.2%的年增长率快速成长,并最终基本取代传统存储阵列。
以Zettastor为例,它可以部署为独立的存储系统,经标准接口与业务系统对接,用户无需改变现有的系统架构,即可用新兴技术取代传统存储设备,并享受技术进步带来的各项优势与便利。同时,存储平台的软件定义与云的属性,使得用户可以以此为基础,逐步地实现IT基础架构的平滑转型与升级。
- 所谓超融合存储,是定位于新型IT基础架构的产品形态。
在超融合架构里,大量标准PC服务器构成了一个统一的资源池,可同时提供计算和存储两类IT基础设施服务。其中每一台服务器都可以作为计算节点来承载业务系统,也可以同时作为分布式存储系统的存储节点,来提供存储资源服务。这个资源池以服务器为基本粒度进行扩展,每加入一台服务器,业务承载能力和存储能力都得到同步的横向扩展。
可以看到,超融合架构的弹性和敏捷性是前所未有的,充分发挥了软件定义技术的各项优势,非常适合于云计算基础架构的建设。需要指出的是,“超融合”之所以成为“超”融合,就是因为分布式存储技术的采用。否则它只能是定位于模块化数据中心建设的融合架构。正是分布式存储技术的采用才让超融合架构焕发了生命力,并诞生了像Nutanix这样的独角兽企业。
Zettastor可以基于超融合模式部署,帮助用户自建基于超融合架构的云计算基础平台,相对于特定厂商所提供的软硬件一体化超融合产品,更具灵活性与自主性,避免新的厂商绑定。
- 总结
总之,围绕着分布式存储这一核心技术,面向不同场景和对象时,就派生出了云存储、软件定义存储、Server SAN、超融合存储等众多理念或产品形态。分身虽多,本尊却是不变的。
Zettastor更是分布式存储领域的代表性产品,无论传统企业级数据中心,还是新兴的云计算环境都能应付裕如,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厉害了我的Zettas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