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存储产业服务平台

技术白皮书之——存储架构现代化(下)

上期回顾

在上期的文章中,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存储架构变革的重要性、进化的意义以及进化的成果——集成式系统和存储区域网络。今天,我们将从存储架构的关键功能方面来为各位看官介绍一下现代化的存储架构是什么样子。

众所周知,当企业在选择适合的存储网络时,需要考虑相当多的关键功能,例如可用性、可扩展性、性能、可延展性以及可管理性等。这些功能都有哪些作用?如果缺乏这些功能将对企业带来什么影响?您将在下面的文章中找到答案。

可用性

如果企业没有高度可用的I/O连接来实现持续运营,那么一旦发生灾难,可能会损失大笔收入。例如,生产部门的关键任务计算机出现机器故障,可能会导致物料资源和供应短缺、无法及时交货、无法履行合同承诺,并给股东造成经济损失;如果无法完成信用卡交易,依赖网络支付机制的企业可能会遭受数千或数百万美元的业务损失;如果数据库应用由于I/O连接故障无法访问数据,就无法销售机票和预订酒店,消费者就会选择其它零售平台。

使用SAN存储可以实现零数据丢失的恢复点目标(RPO)战略,确保业务连贯性/灾难恢复(BC/DR)。要实现可用性目标,不能仅限于投资冗余硬件,数据也必须满足可用性标准。因此在设计SAN时,存储架构师会提供可能的最高可用性,确保网络基础架构间的可靠交付。的确,在现有以太网络中部署基于TCP/IP的存储系统相对较为容易。但是,这种部署会不会存在缺陷呢?

 

经验表明,在存储的基准测试中,通过TCP/IP传输数据稳定性不高,会导致更高的延迟。而且,它配置和管理起来也更加复杂和繁琐。相比之下,光纤通道则提供了一种高性能、确定性的块存储传输机制。

可扩展性

企业需要快速进行扩张,并根据应用所有者的要求以及应用数量的爆炸式增长做出调整。但在购置新设备时,企业往往不愿意在技术上投入足够资金。这是存储和SAN始终独立于计算和应用进行扩展的原因之一。要提升计算能力或新增全闪存阵列(AFA),只需要将其插入Fabric架构中,然后分配资源即可。

性能

服务器群集存储并不是最佳存储方式,它会受到服务器硬件的限制。这些服务器会通过同一共享IP网络发送用户流量、服务器流量和存储流量。在这类环境中,IP网络极其重要。关键问题是:“它可以提供像SAN一样的性能吗?”常规做法是部署共享IP网络,数据包丢失和TCP启动缓慢会显著降低性能。而光纤通道在创建时采用了缓冲区-缓冲区流控制机制,这种机制是专为根除或显著减少丢帧现象而设计的。

每一个独立网络都容易出现中断。而SAN在部署时,在Fabric架构A与Fabric架构B之间实施了隔离,这样可以降低出现中断的几率,因为存在有两个完全独立的网络,只有当它们同时出现故障时,才会导致整个网络中断,在保证的性能的同时大幅提高了可靠性。

可延展性

在快速进化的环境中,要做出明智的基础架构决策,着眼于未来是关键。下一版本的高性能存储是什么?是新一代3D XPoint还是3D NAND?所有的计算设备和网络都应该进行更换吗?通常并不需要这样做。要迁移旧有阵列,将新阵列投入生产,管理员只需要将新阵列连接到SAN,迁移数据,然后为主机分配卷即可。

可管理性

SAN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应用流、单个VM流和详细的I/O可见性,并会针对瓶颈和行为异常的设备发出预警;Fabric架构中出现的任何异常都会被标记下来,以进行进一步审核或隔离,从而确保生产效率。这些优势是当前其他架构不具备的。

总结

存储架构的选择是以业务和技术的需求为前提,虽然存储环境正发生变化,但是当前企业存储的标准仍以存储阵列为基础,需要超高的可用性、高吞吐量和超低延迟的业务应用来满足需求。存储阵列和FC架构的开发和实施可以不折不扣地提供上文提到的所有功能。

本文转自:博科OEM伙伴社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存储在线-存储专业媒体 » 技术白皮书之——存储架构现代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