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存储产业服务平台

周景才:云存储标准化道路上那些是是非非

  如今的IT,云计算是个躲不开的核心话题,计算、网络的云化发展早已“亭亭玉立”,反倒是存储的云在中国还“开”的那么懵懂。在“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姿态里对云存储标准化的争论正在走向清晰,云存储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正是致力于推动云存储在中国的顺利落地。为此,存储在线近期对云存储专业委员会委员周景才博士进行了专访,看一看云存储标准化道路上那些是是非非。


云存储专业委员会委员周景才博士

  何为云存储?

  据周景才透露,对“何为云存储”的讨论可谓是云存储专业委员会在成立初期的头等大事。不过,目前已经有了一致的意见。即云存储应服务于整个云计算解决方案,在这个方案里须要解决的存储问题就是云存储问题。“云存储的边界应是云计算解决方案里有关存储的那一块儿。例如在OpenStack里就分计算、存储和网络,其中SAN内异构设备的接入和管理问题就属于云存储问题。”

  有了这个对何为云存储的定论,才让云存储专业委员会日后好做事。周景才介绍,委员会日后将致力于以下三个方向上的努力:

  首先,帮助用户分清楚哪些是云存储,帮助用户不被企业的营销概念弄晕。“这就需要委员会更需要建立合适的云存储标准,将云存储的边界厘清。因为整个云存储业界都在经历互相学习、争论、实践的过程,对云存储的边界的准确定义也在不断发展中。这就需要大家把自己最为核心的技术公布出来,由各个领域的专家共同讨论,推动云存储真正的价值落地。”

  其次,建立评估云存储成熟度的合理标准。“委员会不但会帮助用户厘清云存储技术的真伪,更会对云存储服务的成熟做出合理的评定。从用户的需求出发,界定云存储在不同阶段的适用性。”

  第三,帮云存储服务商改进、提升服务。“云存储是通过建立存储资源池实现虚拟化的应用,就需要打通不同设备商接入。因此,厂商们需要建立共同的技术标准化通道。”

  虽是营销牵头,也是技术盖棺定论

  在亚马逊上搜索以云计算为核心议题的图书,讨论云计算、云网络的占到了绝大多数,谈论云存储的实在不多。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云存储的年轻。

  早在7年前,谷歌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搜索引擎大会首次提出“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到如今,云计算技术遍地开花,以x86服务器为核心的计算架构设计让云计算有了势如破竹之势。云化的网络随云计算的兴起、成熟而兴起、成熟。只有存储,几十年基于磁盘的架构体系已显“老态龙钟”,对于存储的探讨长久停留于本地化的网络存储阶段。

  好在,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让单机时代近早结束。此前,以靠支持单机存储服务的供应商们迅速迎合网络存储需求,一时间,云盘服务在神州遍地。随着云在IT市场的火热,几乎此前大量的云盘企业都转身成为云存储企业。此前服务于本地化网络的存储服务供应商更是迅速转型为云存储供应商。

  周景才认为,和云计算不同的是,大家对于云存储概念的认知是企业营销率先推动的,“中国对于云存储的最初认知来源于厂商在营销上的推广,例如云盘、AWS的S3、谷歌的GFS等等。”在还没对云存储技术有个清晰认识的时候,厂商的概念营销为云存储的推广起到了先期引导。

  同时,周景才也指出技术和市场是相互促进的。“正是由于厂商对于云存储概念的跟风营销,也促进了市场中的存储技术不断向云存储标准进一步靠拢。”周景才举例,AWS的S3声称自己是云存储,其在市场上的成功运用促进用户将S3作为云存储技术的代表。

  随着云计算的进一步普及,当初以某一领先存储服务形态来定义云存储的标准便显得日渐不合时宜。例如业界曾经一度将对象存储作为唯一的云存储形态,但现实世界里对象存储却不能完全满足云计算的需要。

  显然,云存储标准化的外延还需要再扩大。

  半路杀出来的颠覆者,Server SAN技术和闪存掌舵云存储

  现在开始讨论云存储标准化应当是个好时候。此前,云计算无论如何推动,后端的存储形态依旧是以磁盘为核心。当计算、网络可以更灵活的建立虚拟资源池的时候,存储资源池的瓶颈因为日渐凸显。周景才认为,正是两项新技术的出现成功刷新了人们对云存储的认知。

  第一个是全闪存阵列的出现。比起闪存,传统存储磁盘性能是最大的瓶颈,不仅存储基础研发对其性能提升进程的缓慢支持,更需要用户一系列的管理和性能优化。在使用闪存的时候, 以前需要如IO建模等基于HDD模式的性能调优就不再需要了。这样,以前受制于磁盘性的应用如今可以借助于闪存而开展了;以前需要依赖磁盘并行读写的业务如今紧靠着一块闪存仅串行读写就可以了

  第二个是现在的Server SAN\分布式存储,通过分布式技术弥补可靠性的问题。“云存储得到市场的推广,有几个避不开的话题,第一个就是性能,第二个是可靠性的问题。而Server SAN\分布式存储技术的出现则为可靠性打开了新的天地。” 周景才指出。

  周景才认为,闪存和Server SAN对存储市场的颠覆是显而易见的。他预计,未来的存储市场只会留下两种类型:高端的全闪存阵列和Server SAN。“现有中低端阵列几乎都会消亡,高端全闪存阵列会服务于对数据一致性要求非常高的业务,Server SAN则保持数据可靠性上的优势。”

  因此,未来对云存储的大量讨论会是基于Server SAN技术和闪存技术的,正如当前越来越多的云解决方案将闪存列入重心。

  真正的标准问题

  从全球范围来看,对于云存储标准的讨论已有一段时间。在中国的云存储标准化委员会成立之前,SINA和IBM都分享了各自对云存储标准的认识。Server SAN技术和闪存技术或许正是中国的委员会和世界的技术同步认知,而确立云存储服务标准化则是更艰难的工作。

  周景才介绍,云存储标准化委员会注重对存储接口标准的制定,涵盖块、对象、文件存储接口和管理协议的标准化。这种标准化的推动重点在于厂商们需要建立共同的技术标准,对此存储服务供应商就有很大的话语权。周景才认为,中国存储厂商的快速崛起让中国在制定云存储标准的上有着更多的话语权。

  一方面,随着华为、浪潮、宏杉等国内存储厂商市场份额的增加,中国存储设备正成为新的领导力量。这给中国云存储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带来了不断利好。“标准的建立是需要有用户和厂商共同推动,中国存储厂商在市场份额正在快速上升。有利于大家一起来解决、制定一些标准,共同推动。”

  另一方面,由于应用层的多变,导致底层存储在效率上的创新并不会稳定。例如不同视频应用针对数据段的划分并不能很好的匹配下层存储策略,这就需要大量的创新来解决应用的随机性来与云存储优化策略的进一步匹配。此间,会有大量的公司创新诞生。“云存储的世界不是一个靠单一巨头可以垄断的世界,存储产业链的上下游会诞生更多的创新出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存储在线-存储专业媒体 » 周景才:云存储标准化道路上那些是是非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