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来到台北,有两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一是路人很少,几乎看不到;二是不堵车,即便上下班高峰也如此。这让我联想到曾去过贵州的千户苗寨,即使过年期间也看不到年轻人也,原因是年轻人都南下打工。与千户苗寨不同,台北是国际大都市,人都去哪里了呢?
台北很少看到行人 人都到哪里取了?
我到台北是应邀采访联想台北设计中心(TDC)。之前有资料显示,在权威调研机构ITIC发布的2014-2015年全球服务器硬件可靠性报告中,联想System x以仅1%的故障率击败了其他x86服务器产品,可用性高居榜首、直逼小型机;而在另一个权威调研机构TBR的客户满意度评分报告中,联想System x在客户、服务、产品和业务四个方面满意度持续领先,15季度中有13个季度位列榜首;同时,在服务、产品和销售指数的22个要素中联想System x也位居榜首。这些成绩是如何做到的?
在TDC,自总经理到产品行销总监、全球供应链副总经理、系统散热技术经理、效能工程师等,精英尽出,参观采访中,有很多压箱底的“干货”,如30u镀金工艺、光通道诊断、双冷却区设计等……,明显地这会增加x86服务器的成本,但这些成本并没有转嫁到产品上,那么,成本到哪里去了?
让我没想到的,从台北市的交通到联想x86服务器的成本,应对方案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大道至简
人多,车多,道路资源有限是一对矛盾,同理成本和售价也是一个矛盾,x86不是奢侈品,所谓“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不适用于x86,联想x86就是要又好又便宜,谈何容易。
先说说台北是怎么治理交通的,方法看上去很简单,取消停车场。没有停车场,很多人会选择不开车,改乘捷运(地铁),加之台北地铁四通八达,站与站间距很小,近乎奢侈,且与商场、写字楼等地下相连,足不出户就可以抵达。如此一来,人自然就从地面消失了。
如何消化成本,让联想x86保持竞争力,从TDC,我得到答案是规模效应和技术并举。
首先是规模效应。有人说,PC/笔记本电脑是to C的业务,面向消费市场,比拼的是价格;x86是to B的业务,属于企业级,比拼的是技术和解决方案。二者特点不同,优势很难互补,从去年到今年初,很多著名厂商选择了分拆,各自为战。
与分拆策略相反,联想集团选择了收购,并购了IBM x86和Motorola的业务,轰动了全球。效果如何?“所谓1+1是否大于2的争论,从联想来看,不仅大于2,甚至大于3。”联想企业级业务集团全球供应链副总经理李峰荣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从技术上说,PC和x86同属IA架构,从架构上没有什么分别,差别在于CPU、内存、硬盘等元部件的选择,尽管有此差异,但供应商还是有很多交集,应对得当,规模优势显而易见。
向技术要要优势
除了规模之外,发挥技术优势将带来竞争力能力的提升。
联想全球x86服务器台北研发中心总经理樊克思表示:收购IBM System x服务器,让联想的技术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
我这次参观的TDC,其前身就是IBM System x的设计中心,2014年随收购来到联想的大家庭。如今联想在全球有21个研发实验室,可提供60多个产品,在170多个国家的技术支持能力。
在此之前,我参观过联想在德国斯图加特的企业级解决方案体验中心(EBC),北京的设计中心,这些中心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充分利用本地软硬件资源。以斯图加特为例,联想EBC的技术人员和SAP系统研发人员,近在咫尺,近水楼台,很容易实现优势互补。台北TDC的设立,也是充分考虑到周边的氛围和环境,与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协同工作,集成运用最新科技,转化为竞争优势。
开发模型方法论
在参观过程中,联想全球Flex2P服务器产品行销总监黄国柱介绍了TDC所采用的“喇叭式”端到端产品开发模型。
喇叭式开发模型
喇叭式开发模型看上去没有更多特别之处,也是概念、计划、开发、验证、启动和生命周期等研发不同阶段的管理。但实际上,细微之处有很多的学问。2011年,联想收购IBM PC业务,已经非常熟悉这样的方法论。为这次整合IBM x86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不需要更多调整,就可以实现业务的协同。
质量监管和功能设计
遵循“喇叭式开发模型”,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开发设计就会成为了x86产品质量的分水岭。从广义的角度来说,x86服务器架构体系相同,架构上没有更多的发挥空间,产品之间的质量差别也就在于效率上,所选择方案不同,就会铸就不同的产品基因。
联想System x独特之处
以上是黄国柱所展示的联想System x在可靠性、安全性和节能设计等方面的一些独特之处。其中有些设计未必有多高深,但非常实用接地气,如光通道诊断系统。类似大多数汽车仪表盘,可以告警故障,但知道告警是一回事儿,解决问题是另一回事儿,因为缺乏操作的指导。x86也是如此,运维保障水平也非常关键。有数据统计表明,人为错误操作导致故障的比例高达85%以上。
光通道诊断系统是一套典型的DevOps(英文Development和Operations的组合)应用,通过光纤指示故障器件,方便用户的运维。试想,数据中心有成千上万台x86服务器,如百度数据中心有30万台x86服务器,其管理难度可想而知。
类似这样科技,如30u镀金、双冷区设计、240VA保护电路设计、高效电源及其系统策略,这些技术看似不起眼,但应用的差别是非常大的。
40%~60%负载,电源拥有最佳能源效率
以电源的能效为例。从TDC测试的结果看,在负载40%~60%的情况下,电源拥有最佳的能源效率。这样一来,在x86系统的设计和管理上,应该着重发挥这样的特点。换句话说,相同的x86服务器,不同的管理策略,差距有时非常明显,用户体验可能完全不同。
这些经验的取得,需要强大实验室技术支持。如验证冷却效果模型的风洞实验设备、验证高温状态稳定性的暖箱系统,以及各种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
风洞试验
“很多东西不能依靠主观判断,需要反复验证支持,用数据说话,这是服务器设计的关键。”联想资深系统测试工程师徐福彬说。
“为了提高效率,我们在在测试中使用3D打印技术,加快建模时间,效果非常显著。”他说。
小细节大道理
探营TDC可以说收获多多。很多技术,电源也好,制冷也好;高温设计,还有风洞实验,这些都不是所谓核心技术,也非联想实验室所独有。但也正是这些点滴技术的积累,让联想与众不同。
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起来,无论台北的交通治理,还是联想x86服务器设计,其实办法也挺简单的,也没有高深莫测的理论和技术,更多是细节和扎实的技术和经验积累。但恰恰是最可贵的。
以HVDC(高压直流供电)为例,运营商大力推动HVDC UPS技术应用,并颁布实现了相关技术应用标准。但迄今为止,服务器厂商尚没有对此调整商务策略。实际上,现有服务器可以不加任何调整,且HVDC较之交流供电,更加有助于提升服务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但这需要服务器厂商的认可。
在此次TDC探营中,也有一个好消息:联想表态支持HVC供电,不仅如此,新的产品针对HVDC的“拉弧”现象提供了针对性的设计方案。实际上,“拉弧”是HVDC要解决的问题,如果x86设计也考虑这个问题,可谓是双保险。
现在的问题在于:为什么只有联想x86支持这样的技术?这难道不值得思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