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上海交通执法总队忙着将“专车”驾驶员违法通报所属单位或者所属街道时,不知道这些行政执法部门知道有一个词叫做“互联网+”,还有一个词叫做“按需经济”或者“分享经济”吗?如果连这都不知道,说明了什么……?或者说,早想明白了,这次专项整治行动就是一个信号,更大规模的整治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真的是这样吗?
知道吗?同样是专车,国外是如何应对的吗?
首先是希拉里,美国新一届总统竞选人,在公开场合在为专车司机谋福利。希拉里批评Uber等按需经济企业,剥夺了专车司机的传统福利,如生育休假、病假等。
“这种经济创造了令人激动的机会,并且带来了创新。”希拉里肯定了按需经济或分享经济,不过她表示,这种经济模式也在用工上带来问题,比如如何保障员工的权益,未来一个良好的工作应该是什么样子。
在加利福尼亚州,加州公共事业委员会在投票后,全数赞成通过撤销禁令,达成永久协议,并创建一项名为“交通网络公司”的新服务类,以涵盖Lyft、菁英优步、SideCar和Summon的服务,也让加州成为第一个让此类服务完集成法化的地区。在马萨诸塞州,州长德瓦尔•帕特里克撤销了对优步的禁令,表示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正在研究该技术,符合规范。在纽约市,支持Uber的民众,组成了游行人群与出租车司机抗议者“对峙”。在西雅图市,市长艾德•莫瑞(Ed Murray)宣布将进行为期45天的协商以寻求其他的解决之道。在华盛顿特区,通过了《机动车出租创新法案》,通过对于拼车,这项在四年前根本不存在的交通服务的永久性监管框架。
在英国,伦敦市长鲍里斯•詹森表示了对黑色出租车驾驶顾虑的同情,詹森解释道:我认为这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我们已经获得高等法院对此事的裁定,而基本上问题是:在出租车内的驾驶手机等于出租车计费表吗?
在加拿大,多伦多政府建议优步依照当地法规营运。优步的竞争应用程序已在当地获取执照。
好吧!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些行政管理部门没有简单的粗暴的“一禁了之”。
不是说国外的政府部门支持专车,但显然他们更加谨慎的态度。
从法律上,不能说上海交通执法总队的专项整理活动有什么错误。但至少在工作上应该更加细致一些。有关部门可以同Uber、滴滴/快滴等企业更加细致的交流,也可以提请出租汽车公司改善服务,寻求更加合理的解决办法。
社会要进步,推进“互联网+”会对传统产业和管理方式带来冲击。当冲击到来的时候,用旧的法律和管理方式来衡量新事物,其效果很可能就是扼杀。管理部门也要与时俱进,这才是时代的要求。
不要成为守旧的殉道者,要成为用于创新的尝试着,没有创新精神,这恐怕是更大的麻烦,对吗?
在存储领域,从闪存,到软件定义;从集中式管理,到分布式系统,传统产业也面临着转型和创新,是不是都要等等看,殊不知,就是观望和徘徊之际,差距被再度拉开了。
新事物,需要采用新的对策,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