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行业正在进行快速的结构变化,这几十年都没有见过。这里我(作者)用了一个词“崩溃”来形容这个过程。曾经是一个单独的主题,存储很显然已经从我们熟悉的外部存储阵列,消失在服务器和hypervisor的交换架构中。
我们所有的人都喜欢谈论破坏性的行业改变,这个可能是最终颠覆性的,它冲击存储的每一个方面:核心技术、消费模式、集成模式和运维模式。
让我们近距离看看今天这些发生在存储上面的“崩溃”。
第一崩溃:存储的技术基础
过去20年,外部存储采用专门的硬件,运行特别的微码。厂商通过性能、功能、支持和价格竞争。
然而从技术角度看,这模式总是有一种核心的挑战。组件技术快速发展,存储厂商花了大量时间去胜任这些更快/更好/更便宜的东西。
向后兼容也要考虑,这些新部件是否可以在现存的阵列里工作?有时候可以,但经常需要购买新阵列才能利用这些更快/更好/更便宜的组件。越耽误,成本越高。
这类似的存储技术基础很快让路给工业标准的服务器+运行的软件。它们性价比优势显著,因为其跟随服务器技术、闪存驱动器等等的演变步伐。新组件很快可用,对安装环境也很少冲击。
一些传统的阵列厂商也开始提供阵列一样的软件运行在预配置的工业标准服务器之上,降低这个过程中的成本,但保持了单一支持模式的优点。
但客户并不总是感激这些硬件中介。也许他们已经有了自己优选的服务器供应商。也许他们想要自己的配置。虽然这样比以前好了很多。
不管哪种方式,趋势非常清楚:存储已经开始不可改变的移动——从专用的存储阵列到软件+服务器模式。
第二崩溃:存储消费模式
在传统的阵列模式,IT部门从一个或多个存储供应商购买存储。存储阵列可能是很大并且很贵的盒子。需要规划,需要谈判。注意事项是必须的,因为错误代价很大。
但在新的模式下,存储容量从服务器厂商获取——它只是服务器购买的一部分。一个优点是采购的增量很少——仅仅是一台附加的服务器和一些组件。没有大的采购需要所有人花几个星期去关注。几乎不需要提前计划,更加灵活,可以连续调整。
基于每Unit的采购成本更低,经常低非常多。一样的存储组件在阵列上的平均价格比作为服务器的一部分购买要贵得多。为什么呢?因为更少的经济开销——服务器的供应链更加有效率。
事实上,行业分析师已经开始创建一个新的分类来捕捉日益增长的存储消费行为的变化。
第三崩溃:存储集成模式
在过去的二十年,外部存储大部分有自己的世界,而服务器和应用在另外一个不同的世界里。过去建造很多有用的桥——各种存储网络和协议,API,插件,管理工具——来连接这两个世界,但鸿沟犹存。
举些例子?今天,大部分的存储本质上并不懂应用和应用的边界。存储并不自动懂得应用策略的改变。我们依然活在从底向上的呈现方式——琢磨存储,希望它可以被智能消耗。专用存储网络开始看起来很奇怪,也很土。
如果你用过AS/400,你会注意到存储概念是集成贯穿的——不是一个隔离的孤岛。我们不需要讨论是否应该回到1980s,我们当前的技术烟囱和功能孤岛不是永远这样。
存储功能和数据服务已经开始越来越靠近它们服务的应用。考虑到这个观点,Hypervisor具有独特的优势架构位置来实现这个功能。它可以看到各自一方和每一个负载。它可以看到所有的基础架构资源。这是最便利的策略控制点去驱动特定应用的行为。
很公平地说,简单使用服务器运行存储软件也许冲击技术和消费模式,但存储的集成模式并没有改变。存储依然是一个逻辑的孤岛,必须和应用和虚拟化的世界桥接。
第四崩溃:存储的运维模式
这个是最后,可能也是传统存储最重要的崩溃。
大部分IT场景,存储运维典型是存储专业人士的事情。他们有自己的工作流,他们自己的认证,他们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
对于虚拟化专业人员也一样。所有的IT流程在这两个组来来往往:呈现、监控、排除故障、容量规划、性能管理等等。
当存储淹没到服务器、软件甚至hypervisor中,不再需要更多的存储专业人士。没有这么多低效的流程来来回回。vSphere团队可以做大部分的工作而无需惊动存储团队。这可以让存储团队从日程运维中解放出来去做更有价值的工作。
本质上,缺省存储运维模式崩溃成通用的虚拟化(和云)工作流:他们可以是人工、脚本或者全自动的。它成为一个单点管理的一件事情,而不是多点多头管理。
结语
大家都在说“软件正在吞噬世界”,在IT领域,也许这样说更准确:“虚拟化正在吞噬基础架构”,包括计算、网络,现在是存储。
传统的独立存储正在快速崩溃成服务器、软件和hypervisor。技术、消费、集成和运维都无一例外被颠覆。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时代…
【西瓜哥点评】VMware的说法虽然危言耸听,但确实很有道理,而且西瓜哥认为其也代表未来的发展趋势。但事情总是两面的,外部的存储阵列还在一定的时间长期存在。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
高端存储20多年来发展,奠定其在关键业务环境下可靠性好的口碑。因此,高端存储会和大型机和小型机一样长期共存;
-
目前高性能数据库场景用物理机还是比虚拟机多;
-
很多传统的企业的IT采购模式和运维模式还无法支持超融合架构的运作思路;
-
传统的存储厂商也在进步,特别是类似VMWARE VVOL这样的技术的出现,可以解决存储自动化的问题。
-
存储和技术单独扩展,灵活性更好。Facebook也认为以后存储层应该从计算资源里面独立出来,按需使用更加符合大规模的扩展场景。
-
存储硬件平台也越来越标准化,成本接近于服务器。新模式的成本优势在减少。
……
因此,我们做存储的暂时还不会失业,特别是在中国这种传统势力比较大的地方。但我们确实要有危机感,特别是中低端企业市场,可能传统的存储形态真的很快就消失了。
(原文为:Chunk Hollis的博客《The Collapse Of Stor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