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和源泉,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知识资源、馆舍、人才、设备等方面的优势,丰富的藏书,良好的学习环境,象磁铁一样吸引着广大师生。然而,信息技术发展盛行的今天,需要存储和传播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的种类和形式越来越丰富,传统图书馆的机制显然已不能满足所需。因此,人们提出了数字图书馆的设想。
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在信息时代的发展,它不但包含了传统图书馆的功能,向社会公众提供相应的服务,还融合了其他信息资源(如博物馆、档案馆等)的一些功能,提供综合的公共信息访问服务。数字图书馆是一个电子化信息的仓储,能够存储大量各种形式的信息,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访问它,以获得这些信息,并且其信息存储和用户访问不受地域限制。数字图书馆将成为未来社会的公共信息中心和枢纽。
浅谈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是信息科技的产物,也是一项全新的社会事业。简言之,数字图书馆是一种拥有多种媒体内容的数字化信息资源,能够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高水平的信息化服务机制。
它不是图书馆实体,是以数字形式贮存和处理信息的图书馆。它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微电子技术等合二为一的信息服务系统。它针对有价值的图像、文本、语音、影视、软件、和科学数据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组织、和规范加工,不再是传统图书馆以纸介质或其他非数字介质为存储载体。它利用现代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将图书馆馆藏文献数字化,通过国际互联网上网服务,供用户随时随地地查询,使处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用户能够方便地利用大量的、分散在不同处贮存处的信息。只要在有网络存在的地方,就可以随时随地地查询资料、获取信息。通俗的说,数字图书馆是因特网上的图书馆,是没有围墙的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从概念上讲可以理解为两个范畴:数字化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系统,涉及到两个工作内容,一是将纸质图书转化为电子版的数字图书;二是电子版图书的存储、交换、流通。在中国,正式提出数字图书馆概念并导致后来大规模研发工作的是1996年在北京召开的第62届国际图联(IFLA)大会,数字图书馆成为该会议的一个讨论专题。1997年7月,“中国试验型数字式图书馆项目”由文化部向国家计委立项,成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由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6家公共图书馆参与,该项目的实施是标准着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正式开始。
数字图书馆的优势
数字图书馆具有与传统图书馆不同的功能和特征,在馆藏建设、读者服务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由于数字图书馆以网络和高性能计算机为环境,向读者和用户提供比传统图书馆更为广泛、更为先进、更为方便的服务,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使用信息的方法,较之传统图书馆具有很大的优势。
第一、信息储存空间小不易损坏。
数字图书馆是把信息以数字化形式加以储存,一般储存在电脑光盘或硬盘里,与过去的纸制资料相比占地很小。而且,以往图书馆管理中的一大难题就是,资料多次查阅后就会磨损,一些原始的比较珍贵的资料,一般读者很难看到。数字图书馆就避免了这一问题。
第二、信息查阅检索方便。
数字图书馆都配备有电脑查阅系统,读者通过检索一些关键词,就可以获取大量的相关信息。而以往图书资料的查阅,都需要经过检索、找书库、按检索号寻找图书等多道工序,繁琐而不便。
第三、远程迅速传递信息。
传统型图书馆位置固定,读者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去书馆的路上。而数字图书馆则可以利用互联网迅速传递信息,读者只要登陆网站,轻点鼠标,即使和图书馆所在地相隔千山万水,也可以在几秒钟内看到自己想要查阅的信息,这种便捷是以往的图书馆所不能比拟的。
第四、同一信息可多人同时使用。
众所周知,一本书一次只可以借给一个人使用,数字图书馆则可以突破这一限制,一本“书”通过服务器可以同时借给多个人查阅,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使用效率。
如今,数字图书馆已逐渐得到高校的认可,并开始大幅度的建设中。
数字图书馆存储选择
数据动车是初志科技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安全存储一体机,专为非结构化数据设计,满足校园网中主流应用,为数字图书馆提供高I/O以及并发访问的存储系统。
它采用初志存储系统,为高校数字图书馆提供一套统一存储设备,具备以下几方面的优势和功能:
第一、数据动车采用无元数据服务器,真正实现并行化数据访问,从而提高高校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共享。
第二、初志存储系统支持PB级的容量,满足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对存储的需求。
第三、智能存储节点加磁盘阵列,实现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统一存储,并统一命名空间的共享存储系统,简化了对存储的管理。
第四、配套初志存储管理系统,实现对海量存储资源的统一管理。用户可以对数据动车存储系统中的所有节点实行无间断监控,通过监控界面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每一个存储池、节点和逻辑块的运行情况。
初志科技,一直在不停的学习和研发中前进,在高校领域,不仅仅应用于数字图书馆建设,还广泛用于、学校OA系统、网络实验室、高性能计算等,如:清华大学机械系HPC系统、重庆文理学院信息化建设统一存储等多方面,给高校信息化建设服务更加系统化、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