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0 年对外正式宣布云计算战略算起,华为这朵云已经5 岁了。
5 年前,华为发布了“云管端”战略, 宣布以云计算为契机,正式进军IT 产业。到2011 年, 华为很快建成自己的IT 产品线,并在深圳召开了第一届云计算大会(HCC2011)。
5 年的时间,呱呱坠地的婴儿已经长成。
华为云计算产品线总裁任志鹏认为, 云计算、大数据等变革性技术给了华为进入IT 行业的契机,并使华为有机会与其他IT 巨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是30 年一遇的大变革”。
2012年,华为结合云计算、NFV(网络功能虚拟化)、SDN(软件定义网络)等理念,提出了面向未来的ICT网络架构SoftCOM,它从网络架构、网络功能、业务和运营等四个方面重构ICT行业,帮助传统企业和运营商实现网络架构演进和商业转型,在ICT融合中创造新的价值机会,并引领建立一个开放、互联、创新的产业生态体系,实现产业价值聚合。
融合云
2013 年9 月,华为在云计算大会上首次推出IT 领域的“Fusion”(融合)战略, 致力于打造一个“计算不再有上限、网络不再有边界、存储不再有限制”的IT 新世界。
任志鹏表示:“我们现在所谈的融合是基于客户使用云的角度,基于一个开放云平台,不论是公有云、私有云还是混合云,客户都能够通过同一个融合架构实现云环境的管理;将多数据中心、多厂家资源融合在同一架构下提供资源服务;将传统应用与创新应用的云化融合在同一平台上,从而帮助客户更好地驾驭自己的云。”
华为云计算解决方案以基于OpenStack 的云操作系统FusionSphere 为核心,实现基础设施资源大集中, 大数据平台Fusionlnsight 帮助企业实现数据大集中和商业洞察,FusionAccess 为企业办公环境云化带来前所未有的效率与安全,再加上云计算融合基础设施FusionCube 为客户提供了一站式的数据中心云化方案。这一切形成了企业走向云端需要的系统级解决方案。
任志鹏认为,开放、融合、创新的云,才能驱动传统企业和行业实现深层次的转型
FusionSphere云操作系统
云操作系统FusionSphere 是华为为数不多的纯软件产品。华为在杭州、西安、深圳、美国硅谷以及成都有1200 名工程师紧密协同,从事这个产品的开发。
在华为,大家认为FusionSphere 是华为云计算的灵魂。无论华为大数据、桌面云还是一体机,里面都有FusionSphere 这颗“心”。甚至华为今后电信设备操作系统,很大一部分也由FusionSphere 驱动。为此,FusionSphere 团队精挑细选出一个词“enable”,放入FusionSphere 的Logo 中,对外传递它所代表的驱动意义。
FusionSphere中的Fusion,意为融合,这个融合不止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还包含多数据中心、多云甚至更高层次的融合。也正因为融合的理念,华为大幅投入OpenStack 开源技术。
云计算已经从计算虚拟化过渡到私有云,又从私有云慢慢过渡到公有云和私有云并重,但这不是混合云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公有云和私有云通过业务上层来联系,底层云还没有沟通。接下去才是混合云。
很多供应商在私有云和公有云上发展并不均衡。华为对公有云和私有云并重。华为曾自己建设公有云进行探索,也与通信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保持密切的业务关系,这两股力量是公有云市场上的重要角色。在私有云方面,华为在中国、欧洲都开展试验,中央电视台、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电网、运营商都利用华为私有云解决方案。在两者并重的状况下,华为已与客户开始了混合云的尝试。
“万国数据与华为云计算正式合作始于成都工业云项目,主要因为华为作为本土厂商,提供了一个非常开放的平台。”张权表示, 万国数据多年来一直专注于数据中心建设, 以及云计算、IT 外包等增值服务,在为政府服务过程中,一直希望能选择一家有实力且开放的公司进行合作,经过与华为云计算团队一段时间的接触,最终达成共识,形成了正式合作。
万国数据同时也与VMware 等云计算厂商合作开展业务,VMware 在虚拟化和云计算基础架构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较高。不过在张权看来,华为的云计算进步也非常快,功能特性方面和VMware 相当,在性能和系统容量上还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华为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云平台,服务能力有了深层次提升。
FusionInsight企业级大数据平台
无论电信和金融,很多业务背后都越来越需要一个大数据平台支撑。华为FusionInsight大数据平台总经理朱照生表示,华为就是要形成这样一个平台,能够让“数据慧说话”,能够让数据帮助人们智慧地洞察,所以这个平台最终取名Fusionlnsight。
FusionInsight不只是Hadoop 发行版
从2006 年到现在,华为大数据业务一直处于投入期。除了数百人的产品团队,
华为各类基础实验室也开展算法、机器语言、自然语言处理等基础研究。
华为的大数据业务定位与业界其他一些企业有所不同。它不像一些StartUp 公司,做一段时间就卖掉;也没有历史包袱, 因此可以采用新架构、新技术。华为希望通过这个数据平台,能够改善客户的业务,帮助客户更好地利用数据,这是一个长期战略。
虽然采用了Hadoop 开源技术,但从模块占比来看,Hadoop 仅是Fusionlnsight 中的一个分布式引擎,Fusionlnsight 包含Hadoop,但不仅仅是Hadoop 的发行版。
在Fusionlnsight 平台中,有两大创新之处。一是提供完全开放的API 接口,如SQL、NoSQL 等,能让现有的应用厂商和ISV 基于开放接口做应用,也能实现现有应用的无缝迁移,以快速培育大数据生态;另一个是全量数据分析平台。传统的商业智能基于抽样数据,而大数据则基于全量数据。全量数据有数百万个、数千万个维度, 这导致原来的数据分析模型失效。全球顶级互联网公司现在可实现1000 万维度甚至1 亿个维度的数据分析,这在传统数据分析行业是不可想象的。为此,华为团队有很多数据科学家,构筑全量数据模型能力。Fusionlnsight 最终是让传统行业也能享受到互联网行业所拥有的数据洞察力。
招商银行在近两年关注到大数据技术,在2012 年着手进行系统研究。2012 年起,招商银行与华为大数据团队接触,FusionInsight 产品进入了它们的视野,但当时与招商银行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华为针对招商银行生产系统的规范, 专门在大数据平台的可靠性、安全性方面进行了增强和适配,在2013 年发布了比较完整的版本。
此外,华为FusionInsight 在容灾方面,第一个支持了超1000+km 的异地容灾;同时,为了增加大数据平台的易用性和复杂查询能力,创新地实现了表聚簇和多级索引方案,实现与招行现有数据库、数据仓库的无缝对接。招商银行已在华为FusionInsight 大数据解决方案基础上,实现了五年内海量交易历史明细信息的实时查询、实时征信、实时事件营销,以及针对准确客户群的精准营销。
周天虹以理财产品短信营销为例表示,理财产品销售的短信广告,以前推送很多,很多用户觉得骚扰比较严重。现在采用FusionInsight大数据平台对数据进行分析以后,系统有选择地根据相关理财产品的特征匹配用户的财务状况及理财产品的持有情况进行推荐,使得短信发送数量大幅下降,但命中率大幅提高。据招行测算,以某重要分行的客户为样本,只要发送原来数量19.6% 的短信,就可以覆盖95% 最终购买的客户。
FusionCube融合基础设施
实际上这些年,企业数据中心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它们采用软件定义的架构来取代传统IT 架构。资源的整合、调度与自动化协同都由上层软件实现,保障企业IT 更富有弹性、可扩展性和高性价比。互联网企业有足够的技术实力,开发软件,发挥硬件设备的最大价值。但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它们的关注点不是、也不应该是自己开发。FusionCube 实际上就是把互联网的机房搬进各个企业,使得企业可以更加聚焦于主业务。
FusionCube 架构对数据库场景下的性能有很大提升,它带来了FusionCube 与SAP HANA,Oracle,IBM DB2 等数据库厂商的合作。目前, 华为FusionCube 一体机通拥有最快的同步写性能、15% 的更低延时和20% 的更高读写带宽,以及极佳的线性扩展能力,可提供全世界性能最快的SAP HANA 一体机。FusionCube 能够帮助客户更快更准确地做出商业决策,在企业商业智能方面一展身手。
FusionCube 目前每两个月推出一个新版本。实际上,它是以软件为核心的,才会实现这样的快速迭代。FusionCube 团队认为,现在华为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正确的架构,简单、高效、开放。
华为公司财经体系的商业智能(BI)系统已从报表处理、各部门跨系统即时查询和多维度分析阶段,迈向预判阶段,在精准营销和网上舆情分析等方面做试点。再往后将会向智能运营发展,即通过大数据分析,指导企业科学经营。华为法律实体公司有270 多个,商业智能项目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工程。现在, 这套系统就运行在FusionCube 一体机上。
华为公司内部IT 应用架构总架构师罗志勇说, 这个采购决定经过了非常仔细的考察。BI 系统对基础架构有3 个要求:存储容量要够大且易扩展,计算能力要强,数据传输(I/O)要快。华为BI 系统在过往10 多年的发展中,曾采用过SUN 的设备、IBM 最好的小型机以及 Oracle Exadata 一体机。不过,当业务变革后,数据分析增长到20 多个维度,每多一个维度,数据细分就要多出很多倍。以前系统有40T 到50T 空间就够了,但现在很快就需要扩容。他们算过一笔账,如果继续使用Exadata 一体机,1T 扩容成本约在50 万元左右, 非常昂贵。
于是, 他们决定试试华为刚推出的FusionCube 一体机, 测试结果有很多惊喜——没做任何调整,运行性能比Exadata 要快3 倍左右,容量就更没问题了。迁移过程也很简单。一样的数据库和应用程序,一个晚上用几个小时,就能干完。
现在,华为BI 系统从4 套FusionCube 开始,已扩展到16 套。系统中有运营数据140T,每月新增6T。系统能支撑全球1000 个并发。一般报表查询在8 秒左右完成,庞大报表查询也在1 分钟内给出结果。做一次财务报表合并,系统运行时间不超过8 小时。
开放的云驱动业务转型
任志鹏说,前几年大家谈云计算往往更多的是谈云计算对于整个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改变,效率的提升等等,随着云在企业内部部署得越发深入,现在华为看云更多的是从业务层面,看云能够为客户的业务带来的商业价值,云的部署真正进入了驱动业务转型的阶段。
华为的云计算在有了产品解决方案平台后,下一步是和合作伙伴一起做出真正跟行业匹配的解决方案,真正为客户打造一个有竞争力,有差异化,能够满足未来发展需要的云平台。在此基础上把云的生态做大,让这个生态变成一个繁荣的生态。
华为聚焦的是云计算基础设施,而客户看见的是业务。为了给不同行业的客户提供完整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华为和各行各业, 特别是金融、能源、政府、公共事业等领域的合作伙伴一起建设云的生态系统。 将华为所擅长的传统电信行业,与新进入的IT 云计算行业做了一个比喻,前者像是一个“带围墙的花园”,强制性标准, 圈子封闭,与外界交互不多;后者则像一个 “非洲大草原”,在思维模式、合作模式、营销模式等各方面,无不渗透着开放的“精髓”。“我们要成为云生态的构建者和领导者。”任志鹏强调,“金融等垂直行业走向云端需要战略伙伴,华为要成为行业客户走向云端旅程的最佳伙伴。”
在商业生态建设上, 华为已经与Intel、SAP、埃森哲、东软、中软、神州数码、万国数据、软通动力等400 多家合作伙伴结成了战略联盟,也完成了与Oracle DB、IBM DB2、SAP HANA/Sybase IQ、Gbase、达梦等主流数据库的认证,还有趋势、瑞星等安全厂家的全面集成认证。
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何京翔介绍, 英特尔与华为有超过10 年的软件合作,特别是华为提出云计算策略之后的几年,英特尔与华为的软件技术合作有了质的飞跃。例如,双方共同致力于OpenStack 社区的创新,推动中国在开源社区的贡献。英特尔还与华为云计算产品合作开发Xen/ KVM 虚拟化平台关键技术,提升虚拟化环境下软件的效率和可靠性。华为的持续创新能力和对最终客户的理解能够帮助英特尔不断提升产品特性,更好地服务全球云计算产业。
合作伙伴对华为的信任,是华为近年来在云计算领域不断壮大的原因之一,也是华为不断布局云生态的重要成果。
华为IT 产品线总裁郑叶来表示:“互联意味着开放,也意味着创新。我们应该基于开放架构、相对标准的协议和开源社区, 共同打造一个开放、创新的云生态系统。”
眼下,华为正密切和OpenStack 开源社区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华为云操作系统FusionSphere 以开源平台Openstack 开源为核心,使得跨多厂家云资源池,以及私有云、公有云之间的无缝集成互通成为可能,并实现最广泛的异构兼容。
“华为刚刚加入OpenStack 基金会时, 还主要是为自己的产品提供驱动程序。但在OpenStack 新的版本里,它们已经不只关注与自己产品相关的项目了,即使是与自己相关的项目,也不完全是开发华为部分。这说明,它们是在真地在为社区做贡献。”OpenStack 基金会董事杜玉杰说。现在,华为是OpenStack 基金会唯一一个来自中国的“金牌会员”。
在即将发布的OpenStack Juno 版本中, 在重要特性提案以及Bug 修复的贡献排名中,华为分别位列全球第4 和第6 位。而在大数据Hadoop 开源社区的贡献排名中,华为位列全球第4。
“贴近客户和伙伴,坚持开放、融合、创新,只有这样的云,才能真正作为一个变革的引擎,去驱动传统企业和行业实现深层次的转型。”任志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