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的发展历程较短,从90年代后期兴起,由于当时以太网的带宽有限,而FC协议在当时就可以支持1Gb的带宽,因此早期的SAN存储系统多数由FC存储设备构成,导致很多用户误以为SAN就是光纤通道设备。
其实SAN代表的是一种专用于存储的网络架构,与协议和设备类型无关,随着千兆以太网的普及和万兆以太网的实现,人们对于SAN的理解将更为全面。
在iSCSI出现以后,用IP技术搭建存储区域网络不再是不可能的事情,越来越多的SAN使用iSCSI技术来搭建。
仅仅几年,多数用户已经考虑使用IP SAN的技术来替代原本需要使用FC SAN的物理架构。
ESG的最新统计结果显示,28%的受访企业已经采用iSCSI存储技术,24%的受访企业在数据中心部署了iSCSI技术。如今,iSCSI已经成为主流的存储解决方案,在各种应用、环境和业务类型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服务器虚拟化部署的激增和IT预算的压力推动着iSCSI的发展。
根据Forrester的调查,当问及“你认为以下哪一项协议最适合于支持统一架构或者LAN与SAN的聚合,10Gb iSCSI、FCoE、1Gb iSCSI还是NFS(NAS)?”,大多数受访者(56%)回答是“10Gb以太网”,其次是FCoE(27%)。
据iSCSI SAN市场的领导者戴尔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他们的增长速度比上述增长速度还要快。据IDC公布的数据显示,与前一年同期相比,iSCSI SAN在2009年第四季度的增长速度达到了40.6%。目前戴尔在这一市场所占营收份额为29.2%,其次是惠普的18.5%。戴尔于2007年收购了 iSCSI SAN厂商EqualLogic,其EqualLogic iSCSI产品线在2009年第四季度的增长率为44%。
所以,我们认为IP-SAN将主导中国存储市场,将为中国存储的发展发挥无限的潜力。
作为国内备份软件、双机软件、CDP、存储、容灾和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翘楚的中科同向公司,则本着保证数据安全存储的前提下,在技术上进行革新。
针对于中国中小企业的网络环境基础,为各个企业量身定做了在数据备份存储的过程中保证系统不停机,保证业务的连续性的一整套数据备份解决方案,努力使得各个企业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安全的IP-SAN数据备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