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存储产业服务平台

SSD登台势不可挡 存储行业一周大事记

据赛门铁克最新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全球企业一共储存了大约2.2ZB数据,用于保护数据安全性和访问服务的成本大约为1.1万亿美元。数据保护一直是海量数据来袭的一个老话题,但海量数据所带来当然远不止这些问题,在数据存储方面的问题可能是企业更为关注的话题,比如如何提高存储响应速度并降低延迟等等。

SSD前景看好 诸多巨头跻身其中

SSD一直是近几年来的热门话题,其所能提供的高IOPS让诸多企业(包括厂商)越来越感到其在海量数据时代的光明前景。尽管目前的SSD市场品牌林立,但如果我们稍微仔细一点的话就会发现,大部分的SSD厂商,尤其是消费级SSD厂商,其所采用的核心部分几乎就出至LSI、Marvell公司之手。

SSD的核心部分是什么?或者说影响SSD性能及寿命的因素有哪些?我想大部分人都能不约而同地回答,是主控、固件以及NAND闪存。NAND 闪存的质量将直接决定SSD的寿命(即耐久性);主控则主要影响SSD的读写性能;固件(即Firmware)的作用是优化SSD算法,以使得SSD在性能与寿命之间能够最大发挥。

目前能够提供NAND优质闪存的厂商不少,这就使得影响目前市场上SSD性能发挥的主要因素集中在主控和固件这两大因素之上。目前市面上的SSD几乎都已经进入6 Gb/s接口时代,即SSD宣传所称的SATA 3.0技术,而目前拥有6 Gb/s技术的主控制造商仅限于收购SandForce之后的LSI、Marvell公司以及三星,但这一局面正在改变,越来越多的公司已经注意到了SSD在未来的作用,相继通过各种渠道进入SSD行业。

例如,苹果抢购了Israeli控制器新兴厂商Anobit,尽管我们不一定会在市售的SSD中看到Anobit的SSD技术。但是我们也许会看到苹果使用Anobit的扩展ECC技术来推动低可靠性的MLC闪存进入消费者产品以及Mac计算机市场。另一方面,SandForce主控横空出世之后,Indilinx就进入低调发展阶段,SSD供应商之一OCZ在在第一代Vertex产品采用了Indilinx之后,在Vertex 2以及Vertex 3产品中均采用的是SandForce主控。但去年OCZ收购了Indilinx,并在Vertex 4产品中采用了Indilinx技术,并在性能方面有极大的提升,OCZ宣称其已经进入新一代主控时代,并号称将占据SSD大部市场。

而在最近,LSI公司的老牌对手——PMC-Sierra又进入了控制器市场,并带来了数字信号处理器和maxLIFE自适应纠错技术结合的12 Gb SAS SSD控制器。影响闪存写寿命的真正问题不只是闪存芯片,或者甚至整个的NAND闪存,当它达到5000次循环寿命的时候,肯定就会故障,但是随着时间,或者更具体地说,随着程序阵列的周期进行,闪存的错误率不断增长,直到它达到了数据不再被可靠存储的点。但是通过检查错误率的增长和提高ECC的适应程度,PMC-Sierra的控制器可以扩展到成本更低的 MLC闪存,让它在企业级市场中更有竞争力。

还有一个较为“低调”的SSD制造商无法忽视,那就是三星。尽管三星SSD很少像其他SSD供应商那样频频进入媒体视野,但其有一个无法忽视的优 势,三星是全球范围内少有的几家能够提供所有主控、固件以及NAND闪存技术的供应商之一,这一整套的技术将使得三星SSD在成本方面获得巨大优势。

同时,我们也不可忽视三星的一个主要合作伙伴——希捷,这个主流硬盘供应商在磁盘领域的优势无可撼动,其最了解磁盘,当然也知道磁盘缺少什么。希捷 收购三星硬盘部门当然不仅仅意味着只收购其硬盘业务,三星的SSD技术正是其目标之一。并且希捷对于SSD的“野心”正在不断“暴露”出来,如希捷在前不 久宣布投资DensBits,这家以色列新兴厂商专注于制造消费级MLC和企业级驱动器适合使用的TLC。

随着诸多厂商不断进入SSD行业,越来越多的关于改良SSD性能的技术正在不断涌现,关于MLC、SLC以及TLC的各种优点正不断被挖掘出来,这三者之间究竟谁更好,已经无法用一个肯定的答案去回答,将来只会是谁更适合哪种应用场景。

备份恢复——海量数据时代的新机遇

海量数据来袭使得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重视数据保护问题,而作为数据保护的主要方式之一,备份也越来越受到诸多企业的关注。据赛门铁克最新的调查结果显 示,69%的IT专业人士表示,在过去的12个月里,他们所在的企业至少丢失或泄漏了部分机密信息。31%的IT专业人士声称遇到了合规性的问题。如何解 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企业和厂商共同关注的问题。

戴尔收购Quest 深化转型

就这几年而言,收购对于戴尔来说,就如家常便饭一样。戴尔通过收购完成了从设备供应商到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转型。自去年戴尔收购 Force 10之后,就标志着戴尔成功完成转型。当然,这对于戴尔这个新进的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来说,这仅仅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戴尔还需要更多的 技术来加深整合,完善转型。在数据备份领域,戴尔一直依靠的是合作伙伴,如Acronis、CommVault以及Symantec等等。

当然对于戴尔来说,也许更宁愿用自己的东西,之前与EMC果断终止分销合作即是明证,经过十年的“爱情长跑”,还是没能拴住戴尔那颗向往“独立”的 心。而在数据管理、备份的关注程度日趋增长的情况之下,戴尔收购一家专业领域的厂商也就势在必行,而以数据库管理软件起家的Quest公司,目前拥有包括 数据库管理、数据保护、性能监控、用户工作场所管理、Windows Server管理以及身份与访问管理等六大主要产品线,而这些产品将进一步帮助戴尔深化、完善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的转型。

从上图即可看出,戴尔通过不断收购,已经完成了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转型

此次业务并购将为戴尔拓展系统管理、安全、数据保护和工作区管理等方面的软件能力提供重要的动力。另外,Quest的软件组合也将对戴尔大规模的设计方案提供重要的补充,戴尔当前的大规模的设计方案可以开发出与客户需求相配备的解决方案。

借力大数据 昆腾全新转型

虽然昆腾的主营业务包括磁带,但磁带不是昆腾唯一的业务。昆腾正借大数据开始全面转型,并且,为了突出昆腾的全新形象,昆腾还为此重新设计的新的Logo,并开始启用。

磁带业务一直是昆腾的重要业务,在很早之前,昆腾公司一直都是宣传单个设备或软件,但现在昆腾正在力图改变这种印象,其希望人们更多地了解到昆腾全新的关于大数据方面的整体解决方案,或者更具体一点就是昆腾StorNext解决方案。

昆腾的StorNext解决方案不再是一个软件包,而是一个集软硬件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当然,尽管昆腾近几年来正不断淡化磁带,突出磁盘,但在 StorNext中,我们仍然看到了关于磁带的内容。对于一些高达几百PB数据量的企业来说,抛弃磁带简直是天方夜谭,谁也不可能花费高昂的成本来用磁盘 替换磁带。包括美国NASA以及美国超算中心在内,都不可能杜绝磁带,相反,磁带是他们的一个重要存储介质。

尽管目前有很多厂商都宣传“磁带已死”,认为磁盘不断降低的价格将使得磁盘进入磁带的最后一个作用领域——归档。对于磁带“已死”的说法,一直以来 都有待商榷,抛却类似NASA等特殊行业部门之外,即使在目前火热的“云”领域,磁带也许仍占据一席之地。对于公共云提供商而言,备份和归档将是其服务提 供内容之一,尤其是在云诞生初期,绝大多数企业可能更多地使用云备份或归档,而不是用于关键业务或数据。而公共云服务提供商出于成本和营收的考虑,使用磁 带仿佛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昆腾公布的StorNext针对市场之中,明白无误地提到了公共云,尽管昆腾没有说明其中磁带的作用,但大多数人也许都能明白 昆腾的“暗示”。

从昆腾StorNext软件到软硬件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转变,实际上预示这昆腾从传统备份归档领域向智能数据管理领域的转型。尽管磁带目前仍是昆腾 的主营业务,但昆腾已经向磁盘进军,并通过一个技术将磁带与磁盘融入到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之中。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考虑的是VTL的路在何方?

大规模数据中心如何实现IT高可用性管理?

随着全球数据量的不断增长,企业的IT系统也在不断扩大,但对于企业的IT运维部门来说,这明显不是一个好消息。从ChinaUnix最新的一个调 查结果来看,IT运维仿佛是“后娘养的”的一样。很大一部分受调查者都反应IT运维得不到企业高管的重视,并且工作成绩难以展现,从而使得IT运维员工对 于升职的前景不看好,各种问题不断重复出现。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对“在IT运维过程中,您曾遇到哪些问题?”这一调查中,19%的受调查者选择了“缺乏培训和提高机会”,而选择“运维成绩不被认可”和“难以展现运维工作成绩”的受调查者的所占比例超过了总体受调查者人数的31%

同时在IT运维过程中,受调查反应最多的问题之一则是各部门IT系统管理无法统一协调,IT管理流程混乱,某个环节衔接不当,导致整个IT运维出现 混乱。尤其是现在这个众说纷“云”的年代,当企业向云端过渡之后,资源集中管理并统一分配,如何保证IT运维的正常运行将是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在上周,万国数据面向中国用户发布了其经过多年数据中心运营总结而来的经验,并结合当前国内外标准而形成的数据中心运维方案——万国数据IT高可用性管理。

万国数据认为,在大规模数据中心之中,IT运维已经成为一项挑战,其并不仅仅是指传统运维方式无法跟上现在的数据中心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如何通过控制各个运维环节去保证整个数据中心的高可用,从而保证企业的业务连续性。

万国数据认为,每个企业的高可用性是由其业务需求决定的,不同企业的高可用性是不同的。并且,所有企业的高可用性应该围绕IT服务的高品质、高安全 以及高效益为核心特征,也就是说高可用性必须在保证IT服务的高质量的基础上,考虑到成本因素以及效率因素,而且达成一个适合企业业务发展的恰当的目标。

随着信息科技的普及越来越广泛,应用范围越来越深入,IT已经成为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例如在金融、证券行业,一旦IT出现故障,其影响之深远 已经无法用数字去衡量,如美国911事件之后,不同银行IT恢复速度不同,所带来的影响也就不同。当然在面对不可抗拒力的作用下,国家和企业将目光聚焦到 BCM(业务连续性管理)之上,而BCM更多的是从业务恢复的角度去解决问题。而在可控的范围内,如何去保证IT的高可用性,目前我国仅有一些规范性的指 标,但没有具体的操作指引,而万国数据的这一关于IT高可用性管理方面的方法论将弥补这一空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存储在线-存储专业媒体 » SSD登台势不可挡 存储行业一周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