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存储产业服务平台

理清灾备思路 建立”简单”的灾备系统

谈到灾备系统,用户首先想到的是在异地存放一份数据副本,将来本地生产数据一旦全部毁掉后,在异地还有一份救命的数据,早期的容灾系统通常是按照这种设计思想去建设的。当用户本地数据出现问题,按照传统的方式,一定是通过备份软件+磁带库的手段来进行生产数据的恢复。因而造成了用户需要建设两套系统,一套备份系统,一套灾备系统,两者之间彼此毫无关联,管理也是分两套系统来进行管理,这不仅增加了系统的复杂程度,也增大了管理难度,这两套系统可能分属不同厂商的不同产品。

从形式上看该建设的都建设了,但实际上是否真的达到用户期望建设的IT目标了呢?其实,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原来该怎么样还怎么样,无非就是又多了一套系统,而且让整个IT结构更加复杂了,并没有实质性全面解决目前用户IT系统所面临的问题,例如,当用户当天的数据丢失,传统灾备系统能工作吗?备份系统即使使用了20小时进行恢复,却仍然只能恢复到上一个备份点,有可能是昨天晚上12点。因而,用户还是要担心IT系统出了问题,影响面有多大,如何去解决这些令人头大的问题。

其实,这是由两方面历史原因造成的,一是灾备系统设计思路和目标被淡化了,二是原有IT技术水平达不到用户所期望的要求,并且每个不同系统都是由不同厂商所设计,导致彼此技术无法进行融合。

用户只有以全新灾备建设思路取代独立建设每套系统片面解决一部分问题的方式才能彻底解决问题。用户希望能尽可能达到理想的灾备建设水平,希望一套灾备系统能全面解决IT系统的所有数据安全应用问题,简化管理流程,恢复快速有效,让IT系统运转的更加良性,强有力的保护应用和生产数据。

飞康的CDP灾备体系则有效的解决了遗留多年的问题。它将传统的备份系统和灾备系统有效的融合在一起,让企业的数据保护更加安全,数据的丢失量趋近于零,将损失降到最低,让数据恢复更加快速,管理更加简单。飞康正是秉承这样的设计思路来理解和设计灾备系统的。不同的设计思路导致了灾备体系结构存在重大差异,其直接影响了灾备建设实现的最终效果。

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出发点去看问题,从而按照某种特定的思路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取决于考虑问题的思路是如何形成的。我们看看从不同的出发点看待灾备系统,会产生什么结果。

有人期望从数据库的应用层出发来解决数据的灾备问题。通过数据库的日志来进行数据复制,这种模式很早就有了,它的灾备模式采集数据点是从数据库的日志里进行采集的,如果数据库所发生的所有动作都被记录到日志中,那么将日志在传递到远端,可以保证两地的数据完全一致性,如果数据库中发生的动作没有被记录到日志中,那么两地的数据就不完全一致,这和灾备体系建设就背道而驰了,从本质上来说是不符合灾备建设要求;另外一种是从生产存储上采集数据传递到远程的存储设备上,这种模式实现了在两地都各自保留一份数据,从表面上看是实现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灾备,但是这种模式是以牺牲存储自身性能和广域网上的高带宽为代价的,而且很难保证生产和灾备两地数据的完全一致性;第三种灾备模式是从主机和存储之间相连的智能光纤交换机上采集数据,再将数据传递到灾备地,这种模式摆脱了存储之间复制带来存储性能下降的弊端,但其需要将我们使用成本较低的光纤交换机更换成高成本的智能光纤交换机。并且前三种灾备模式都有一个设计共性,都是本地生产数据发生问题,需要异地解决,将问题进行放大,这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而且前三种模式还都无法解决我们生产系统数据的逻辑故障。而且,如果我们的生产主存储宕机了,那么应用层不就全部停机了吗,这种后果很严重,怎么解决,前三种灾备模式都需要用户去启动异地灾备系统,它们无法实现本地问题本地解决,而只会放大问题,使问题变的更加复杂和增加恢复的风险和负面影响。

所以,怎么看待灾备体系建设,要从你的设计思路来看,你建设灾备的出发点是什么,你的设计原则是什么,再来看你具体通过何种技术手段来加以实现。

飞康为我们带来全新的灾备建设思想,它遵循全面解决生产数据问题,包含了数据的逻辑故障和物理故障,不在是单一解决某个层面的问题。它遵循灾备建设体系本地问题本地解决,站点级问题异地解决的设计思想,不将问题进行放大;在实际部署上遵循尊重用户原有的系统架构,不改变用户原有的IT结构,不影响用户原有的IT系统性能;从最终实现的结果上来看,它为用户提供足够多的数据恢复副本,可以供用户将数据恢复到任意时间点,并且可以进行数据的快速恢复,将恢复的时间控制用户期望的恢复时间段内;从管理模式来看,它将复杂的灾备系统管理简单化,降低了维护复杂程度,使操作变的更加简单易行,提高灾备系统的管理效率;从运维上来看,由于飞康采用多种先进技术,可以使原先宽带数据复制业务转化成窄带数据复制业务,从广域网的租赁成本上,为用户节省了大量的费用;从商务成本上来看,虽然飞康实现了数据全面容灾,但其商务成本并不是用户想象的天价,而是和传统的容灾技术成本相当,变得让用户更容易接受和采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存储在线-存储专业媒体 » 理清灾备思路 建立”简单”的灾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