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存储产业服务平台

CDP系列六:持续数据保护技术深入探究

在上一篇文章里向大家介绍了CDP持续数据保护技术,本文继续为大家介绍他的技术发展。

持续数据保护技术是对传统数据保护技术的一个重大突破。系统管理者无须关注数据的备份过程,而是仅仅当灾难发生后,简单地选择需要恢复到的数据备份时间点即可实现数据的快速恢复。

灾难恢复的对象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应用的业务数据,其二是应用的运行状态。通常的灾难恢复技术包括数据的备份、复制、应用的远程集群等。现在,一种新的灾难恢复技术——持续数据保护技术(Continuous Data Protection,CDP)又成为我们实现灾难恢复的新选择。

持续数据保护技术是对传统数据保护技术的一个重大突破。传统的数据保护解决方案专注在对数据的周期性备份上,因此一直伴随有备份窗口、数据一致性以及对生产系统的影响等问题。现在,持续数据保护技术为用户提供了新的数据保护手段,系统管理者无须关注数据的备份过程(因为CDP系统会不断监测关键数据的变化,从而不断地自动实现数据的保护),而是仅仅当灾难发生后,简单地选择需要恢复到的数据备份时间点即可实现数据的快速恢复。

持续数据保护的技术特点

和传统的灾难恢复技术相比,持续数据保护具有如下明显的特点:

首先是可以大大提高数据恢复时间点目标。备份技术实现的数据保护间隔一般为24小时,因此用户会面临数据丢失多达24小时的风险,采用快照技术,可以将数据的丢失量风险降低到几个小时之内,而CDP能够实现的数据丢失量可以降低到几秒。实际上,在传统数据保护技术中采用的是对“单时间点(SPIT,Single Point-In-Time)”的数据拷贝进行管理的模式,而持续数据保护可以实现对“任意时间点(APIT,Any Point-In-Time)”的数据访问。

持续数据保护技术与传统数据保护技术的间隔比较

虽然复制技术可以通过与生产数据的同步获得数据的最新状态,但其无法规避由人为的逻辑错误或病毒攻击所造成的数据丢失。当生产数据由于以上原因导致数据遭到破坏时(例如数据被误删除),复制技术会将遭到破坏的数据状态同步到后备数据存储系统,使后备数据也受到破坏。CDP系统可以使数据状态恢复到数据遭到破坏之前的任意一个时间点,也就可以消除前者具有的风险。

另外,由于恢复时间和恢复对象的粒度更细,所以持续数据保护技术的数据恢复也更加灵活。目前的部分产品和解决方案允许最终用户(而不仅仅是系统管理员)直接对数据进行恢复操作,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使用者。根据这个特性,有业内人士指出,持续数据保护技术甚至有可能取代某些系统的版本控制功能,使开发人员把精力专注于开发和设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存储在线-存储专业媒体 » CDP系列六:持续数据保护技术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