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存储产业服务平台

关注应用-浪潮刀片服务器江苏工业学院应用纪实

    走在中国信息化前沿的高教信息化,通常也是新技术、新应用的最早实践的行业之一。高校较许多其他行业更容易接受和尝试信息化新概念、新技术、新应用。江苏工业学院在信息化整合过程中,率先采用刀片服务器,就是这一特点的典型写照。
  
    江苏工业学院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设计方案提出于21世纪初,目的是把学院建成一个全校园的高速、开放、多媒体的教育信息化平台,使校园计算机网络在教学、科研、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总体水平达到国内高校先进水平。
  
    关注应用,关注管理
  
    江苏工业学院信息化建设始于1994年,学院信息化建设主要进行了校园网的建设,实现和互联网的连通。1999年至2005年,学院信息化建设第二阶段,主要进行了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了楼与楼之间千兆连接,百兆直接上桌面的高速网络带宽;同时也实现了通过音视频的远程教育。此外,江苏工业学院还将所有与学生相关的应用都实现了信息化,如教学计划、培养方案、自动化课表生成、学籍管理等。2005年,经近十年的艰苦努力,江苏工业学院软件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信息化程度处于国内高校的前列。
  
    与国内其他的高校信息化建设情况一样,国内很多的高校同样面临着数据大集中的问题。多年“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平台、统一标准的信息化建设,开始阻滞高校信息化应用。江苏工业学院也同样认识到,面对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学院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尚未形成综合的、开放的、分布的信息服务总平台;缺乏统一的规划和规范化的建设管理等。
  
    因此,在江苏工业学院信息化建设规划中,对以往学校信息化系统的整合完善,实现数据共享,以及建立起好的硬件平台,尤其是提供足够的带宽,让用户可以实现从任何网络的高速访问,成为目前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江苏工业学院充分考虑学院现状,认识到加强学院原有的校园IDC(Internet Data Center) 是实现整合完善江苏工业学院信息化应用最佳的途径。校园IDC除了具有传统的数据中心所具有的特点外,如数据集中、主机运行可靠、7×24服务、反应速度快等,还应具有良好的机房环境、网络带宽、大的存储数据空间、优秀的服务功能等。校园IDC的建设既需要本着经济的原则“量入为出”,也需要能够从容应对未来服务需求的扩张。
  
    江苏工业学院的校园IDC此前主要采用机架式服务器。面对现在与未来的发展的需求,解决的方案有二。
  
    其一,是继续沿用机架式服务器加强校园IDC。与塔式服务器相比,采用机架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密集度,但每台机器都需要独立的线缆、网络、电源等外围设备,随着密度和设备节点的增加,整个IT架构的复杂性也随之增高,这不仅使服务器故障时难于快速找到故障点并及时排错,更为服务器的安装和替换带来不便。
  
    而且,随着密度和节点的增加,IDC管理维护的复杂性也随之增高,仅仅线缆管理已十分令人头疼。随着校园IDC的扩建,维持环境整洁的费用也越来高,但学院不可能雇佣专门IT人员负责线缆设计和布置。而且机架式服务器仍然基于传统服务器部件,功耗和发热不断地增加,也构成对IDC机房的散热环境的挑战。此外,每个服务器独立的电源和交换单元仍然耗费机柜内大量的空间。
  
    其二,采用刀片服务器来加强校园IDC。刀片服务器单机成本略高于机架式服务器,但能够避免机架服务器带来的上述困扰。刀片服务器计算密度更高,并且消除了传统机架式服务器中消耗电能的部件,降低了整体的电源和散热需求,因此在节点较多且空间有限的IDC机房,刀片服务器不但拥有机架式服务器的所有优势,而且具有智能管理、简便易用和降低TCO的特性。由于刀片式服务器的低功耗、热插拔、免布线和易部署,使得刀片服务器可以理想地实现“弹性部署”。
  
    考虑到刀片服务器在包括TCO在内的整体成本优势、浪潮服务器的品质优势及其及时响应的服务特点,浪潮NF600 Center最终成为江苏工业学院整合完善校园信息化应用的最佳解决方案。
  
    刀锋之舞,着眼未来
  
    浪潮NF600 Center符合江苏工业学院对服务器性能强大、运行稳定和扩展性好的需求,并能提供三年现场质保,且服务响应及时。同时,浪潮NF600 Center的省空间、便于集中管理、功耗也更低的特性是最适合江苏工业学院信息化应用整合的解决方案。
  
    对于江苏工业学院来讲,浪潮NF600 Center通过对嵌入式软件、专用管理硬件、远程管理软件和软件部署工具的整合应用,在可管理性方面已达到了服务器产品的较高水准。浪潮NF600 Center简单、便利的管理功能为江苏工业学院的IDC节约大量的维护、设置时间,避免学院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基础计算平台的管理维护上。
  
    首先,浪潮NF600 Center最大限度地利用数据中心的空间。由于数据中心的地产价格十分昂贵,浪潮NF600 Center能够使服务器的密度比目前1U的机架优化的系统增加两倍以上。此外,因为每个浪潮NF600 Center是一个单独的服务器,因此可以用底盘将多个应用集成一个单一的机箱中。这种集成方式可以进一步使计算机资源集中在数据中心中。以本次使用的含8个刀片的浪潮NF600 Center为例,如果使用机架式产品,需要8台服务器,大概要在机柜上占16U甚至更多的空间;而使用刀片产品,只占用了7U大小。
  
    其次,浪潮NF600 Center简化部署和维修。部署多个服务器是一个耗时和资源密集的过程。管理员需要将每个服务器安装在机架中,进行电源和网络布线,并为其安装软件。在高密度的环境下,布线是令人尤其头疼的难题之一。第三阶段的信息化建设如果使用机架式产品需要16个网络接口,布线上非常麻烦。而在浪潮NF600 Center上,管理员只需要对机架进行安装和布线,无需单独布线。增加新的计算机资源就像插入一个新刀片服务器一样简单,就像现在加入一个硬盘驱动器。由于多个刀片服务器可以共用冗余电源,因此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机架布线。
  
    维修故障的刀片服务器时,只需拆除故障的刀片服务器,并插入替换的刀片服务器。管理员还可以很容易地配置一台全局热备份服务器,通过远程配给,接管需要维修的刀片服务器的任务和功能。而且利用自动软件供应工具,管理员只需通过一个网络操作,就能够方便、快捷地将软件安装到一个或多个刀片服务器中。在完成刀片服务器的软件安装之后,管理员就能够利用远程管理工具进行全面的管理。
  
    第三是降低硬件成本。与传统的服务器不同的是,每个刀片NF600 Center不需要单独的机架和基础设施,因此相对廉价。通过多个系统共用电源、冷却设备、管理硬件和布线系统,可以极大地降低TCO成本。
  
    第四是减少功率消耗。浪潮NF600 Center的功耗部件的减少,极大地降低了功率消耗。例如电源由多个服务器共用,功率消耗减少,也就产生较少的热量,因而也就减少了冷却系统的耗电量。
  
    而且,浪潮NF600 Center不但具备了机架式服务器的所有优势,更具备高性能服务器才有的易用性和可管理性,非常适合江苏工业学院IDC的部署需求。
  
    产学合研,推进应用
  
    在浪潮与江苏工业学院合作中,还有一项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浪潮服务器产品培训基地的建设。浪潮这一基地建设的目的在于,一方面能让大学生了解信息化最前沿的信息;另一方面,浪潮也能接触到实际的应用情况。江苏工业学院信息中心主任封红旗老师说,做为高校,学院还肩负着帮助民族产业完善技术的责任。这类合作已不是第一次,自1999年至今,江苏工业学院与浪潮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以服务器产品培训基地为依托,双方将集双方的人才、硬件、软件等各方面的资源优势,就共同擅长的领域进行服务器应用的研发,并合作进行计算方面的研发以及相关领域软件的移植和优化;同时双方还将进一步加强了在教育等共同擅长领域的技术与方案合作,积极推进高校科研成果向产品和应用的转化,并进一步强化浪潮服务器方案提供能力。


    事实上,浪潮已与国内多所知名高校如清华大学、西安交大、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多类型、多层次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次与江苏工业学院合作,强强联手进行应用开发合作,必将对我国服务器产业的发展及科研开发起到双重的推动作用。
  
    浪潮的服务器产品总经理彭震认为,校企合作有三个前提,第一是强强联手,结合各自的专业优势进行全方位的合作,而不是只局限于基础硬件的提供;第二是双方能达成共识,以“用户为导向”,立足长远,针对用户需求确定研发方向,以此保证科技成果向应用与市场快速转化;第三,互惠互利,共同进步,在共同擅长的领域做到极致,推动产业的繁荣进步。
  
    目前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在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上展开,网络基础设施已逐步完善,同时随着市场的细分,不同行业的用户对硬件设备,尤其是应用软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服务器厂商来说,考验的就是对客户实际需求的把握能力和技术实力。近年来,国内服务器厂商在研发过程中,越来越重视与高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并把它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手段,取得了许多实质性的成果。高校科研机构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也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研发水平,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江苏工业学院信息中心主任封红旗老师说,浪潮多年来在校园网建设中深厚积累切实把握了江苏工业学院的需求。刀片服务器NF600 Center的出色性能、浪潮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最终赢得了江苏工业学院的信赖。现在江苏工业学院师生们的日常生活因为网络设施的完善部署而更加精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存储在线-存储专业媒体 » 关注应用-浪潮刀片服务器江苏工业学院应用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