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sion-io为什么那么受欢迎?
lxy 发表于:09年10月22日 18:54 [原创] 存储在线
Fusion-io究竟有多火爆?
2009年注定会在Fusion-io的历程中留下印迹。在这一年中,其吸引到了苹果公司的联合创始人Steve Wozniak以首席科学家的职务加盟;将David Bradford任命为新的首席执行官以接替离职的Don Basile;同时还获得了4750万美元的第二轮注资,对了,MySpace也在这一年成为了其值得夸口的客户。当然,在产品上Fusion-io也一样很招惹眼球,包括推出了集成双模块的ioDrive Duo产品;发布了号称具备"MLC的成本SLC的性能"的SMLC新规格闪存;当然,还将2008年发布的ioDrive产品真正的摆上了销售商的柜台,而且这个价格还相当的具有"吸引力",320GB容量要价14万人民币。
2009年Fusion-io究竟成长得有多快?从这么多的相关消息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要知道2008年Fusion-io值得我们翻阅的消息只有一条而已:其获得了1900万美元的融资。
Fusion-io为什么这么火?
从2008年初的1900万美元,到2009年初的4750万美元,再到现在三星不愿透露金额的注资。据国外媒体报道,"如果Fusion-io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现金,那么它最好去找三星而不是目前的投资者。这笔金额确实太大了,在数千万美元,而相对于现有投资者,三星是一个更好的资金来源。",显而易见,三星的这笔钱绝对不是小数目。
比起STEC来,同样在固态领域打拼的Fusion-io在业务拓展和厂商合作上明显不具备优势。STEC 300:1的P:E比值更是让Fusion-io望尘莫及。那么,又是什么在促使Fusion-io能够不断地融资成功?
技术。Fusion-io的规划一直就是特立独行的,这也使得其必须走技术型公司的路子。其产品不但能够作为固态硬盘模块展开,更可以作为缓存来提高服务器的数据吞吐和处理性能,其所选用的PCIe接口在这方面拥有很大的用武之地。初此之外,其可随容量扩展线性提升性能的ioDrive Duo产品,服务器直连存储技术ioSAN,以及发布的具有革命性质的SMLC技术俨然都没有走固态存储厂商的常规路线,而且每一项产品或者技术的诞生都是那么的具有革命性质。当然,也充满了实验的意味。
走出固态存储的新路线,在固态存储领域目前的方向尚处于模糊阶段的时候,这就是Fusion-io的战略。可以说,在具备足够研发能力的情况下开拓具有必然趋势的应用,这样有实力又有机会的局势真正让Fusion-io获得了包括三星、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等投资者的看好。
Fusion-io的发展短板在哪?
要讲到发展,我们不能不拿出STEC来作对比。作为一家技术型公司,投入产出不成正比往往促成了太多的关门大吉。Fusion-io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情势。营运上的问题就像达摩克斯的利剑一般,永远会悬在Fusion-io的头顶。国外媒体的文章表示,"看来,Fusion-io赚得的钱不足以维持其发展需要。该公司表示,从2007年其发布ioDrive产品以来其产品的环比销售实现了双倍增长。这一增长速度可能还不够高。"在现金流这一点上,STEC明显要具有更为健康的成长模式。
同时,不要忘记,STEC已经同大部分一线大厂建立起来了密切的合作和供货关系,而和Fusion-io合作的厂商却屈指可数。其目前和惠普之间具有转售协议,同时参与了IBM Quicksilver项目。不过,这两家厂商同STEC之间可是有着实打实的供求关系支撑,这也就让Fusion-io的关系网看起来是那么的脆弱。甚至于,戴尔都还没有和Fusion-io有明确的合作,要知道Fusion-io的投资者之一Dell Ventures就属于戴尔公司旗下。
如果Fusion-io能够成功,固态存储和NAND市场目前的格局必将被打破。国外媒体的报道中说,"三星的客户STEC会对三星投资竞争对手感受如何?我们不知道。但也许STEC可能现在会开始考虑其它NAND闪存芯片。美光刚刚推出了新的34纳米单和双片多级单元芯片。"同时,"三星和STEC‘还同意共同探讨新的SSD应用技术。'"因此,目前我们只能等着看看,这些投资者的眼光是不是像他们自己想的那么好。
顺便说一句,SandForce也是固态领域一家值得投资的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