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通:数据中心集中管理方案 在线/离线/近线存储
在大型企业集团的电子商务时代,计算机系统的存储需求已经发生了变革,传统的备份到一盘磁带上的方式正在向企业范围内多数据源的多数据备份方式转移。这种新型的数据备份方式要求不受个人、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即需要实现从一个中心地点对所有相关功能的按照预先设置进行自动的管理。
随着数据量的升级,与存储相关的硬件环境需求也在不断地增长。到2003年,在整个IT硬件的预算中,与存储相关的硬件预算将达到75%。而管理这些设备和介质所涉及的费用更将是数倍于它们的采购成本。尽管当今的网络存储结构为存储的连接、硬件拓扑、设备互连、网络传输和访问提供了新的选择,但存储局域网(NAS)和网络存储(SAN)技术在给我们带来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管理上的大挑战。
另外,还有来自于管理这些存储体系架构本身的挑战。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要求应用具有不间断的可用性。而对于企业来说,尤其是类似于某集团这种大型企业,它们所需要的IDC存储基础架构管理解决方案(诸如数据恢复等)必须确保即使是在出现重大问题时也要确保最终用户的不间断工作。
具体地讲,我们可以将大型企业集团面临的挑战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挑战管理成本。IT环境日益复杂化使得管理成本成为了企业IT花费的主要部分,所以如何通过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将是必须着重考虑的关键环节。
2)挑战高可用性。信息必须是可用的和完全有效的,而无论它保存在何处,根据集团内各用户的要求能够快速重新分配存储资源,更多的部门应用系统和服务器需要更多的系统管理资源,并且可以进行自由和即时的信息交换。
3)挑战可扩展性。企业需要大量的服务器与存储平台,快速支持新应用、不断变化的性能要求和新的服务器,异构平台将逐步成为规范。
4)挑战高性能。关键信息系统必须永不停顿,系统应该能够提供全面的数据保护和恢复功能,大幅度降低数据备份和受损数据的恢复成本。
因此,大型集团企业不仅需要领先的存储技术,更需要一种将各种存储技术都包容在一起的存储管理体系。对存储和IT基础结构而言,以上的要求已经从关键性业务成为标准需求。
某集团IDC数据管理案例
在某集团的企业综合业务信息系统建设中,随着综合业务系统的应用深入,其对数据容量及安全可靠性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该集团已经引入了SAN结构海量存储系统,构造了一个满足数据按年成倍增长的一个存储架构。但随着该集团业务的快速增长,导致了数据的极速膨胀,再加上新厂区信息系统的建设,使得数据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显然,必须在目前的服务器存储平台上导入最新的综合性强的海量数据管理方案。
在这个针对某集团的IDC系统备份方案里,富士通主要为其提供了对目前的在线存储、离线存储和近线存储三类服务的多层次有效管理:
1)在线存储可使当天/实时数据即时存储到IDC存储中心海量存储柜硬盘上;
2)离线存储使历史数据存储到IDC存储中心磁带库;
3)近线存储用硬盘作为高速缓冲池将磁带库的历史数据调入硬盘使用;
4)支持LAN-Free(无需局域网干预)和Server-Less (极少服务器干预)工作模式的高速网络系统备份,并满足磁带库备份的需求;
5)支持按照模块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
通过这个方案,该集团分散的各业务信息系统数据只要在信息中心就可以轻松地集中管理:
● 由于数据脱离了服务器,各服务器能充分被利用于计算工作;
● 各种数据的存放环境都得到了最佳的保障,不因为数据量的大小而受到限制;
● 通过本次项目,为各个环节上的重要数据设备做到了容余备份,降低了供电所极其不稳定供电引起的设备损耗和数据丢失;
● 数据备份工程师不用在每台服务器上每天(甚至实时频繁)操作;
● 也不用在几个机房间来回奔波(支持远程管理);
● 管理层不用担心故障时工程师的不在勤;
● 数据维护工作不影响各业务部门的正常工作;
● 不需要承担过多的高级工程师成本(在数据管理技术上);
● 最大地满足了集团对存储系统的升级、备份、安全、容灾、可用性日益增长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