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系列的反垄断调查,为何遭到质疑?

企业网 发表于:14年10月28日 10:48 [综述] 存储在线

  • 分享:
[导读]最近,国家发展改革委展开了一系列反垄断调查,被调查的企业除了涉及高通、微软、IBM等众多科技企业外,还包括丰田、本田、日产、奥迪、克莱斯勒等汽车企业以及零配件供应商等,这些涉嫌垄断的企业都将面临巨额罚款。为何在中国进行的反垄断调查就遭遇如此多的质疑呢?笔者认为,这是由多方面原因导致的。

最近,国家发展改革委展开了一系列反垄断调查,被调查的企业除了涉及高通、微软、IBM等众多科技企业外,还包括丰田、本田、日产、奥迪、克莱斯勒等汽车企业以及零配件供应商等,这些涉嫌垄断的企业都将面临巨额罚款。

中国发改委自2014年1月开始对高通公司进行反垄断调查,目前该案件即将完结,根据高通上财年营收249亿美元、占49%的中国营收123亿美元、3%计算,罚单总额即3.69亿美元,约人民币22亿多。

8月6日,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该委已经完成了对日本12家企业实施汽车零部件和轴承价格垄断案的调查工作,并将依法进行处罚,罚金可能共计12亿元。

然而,对于中国的反垄断调查,一些西方媒体认为,中国本次反垄断调查具有严重的“排外性”,对外资企业不公平。那么,商务部、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工商总局三大部门主导的反垄断调查是否公平?缘何被质疑?中国反垄断之路如何继续推进?

是否存在垄断行为?

对于中国反垄断“排外”的质疑并不属实。2013年中国在反垄断第一例案件,开出“天价罚单”的液晶面板案件中,既有韩国、日本企业等外资企业,也有中国台湾地区的企业。同年,对茅台、五粮液两大民族品牌涉嫌垄断的处罚也丝毫不手软。而在2011年11月,发改委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进行反垄断调查。

与国外的反垄断不同,中国《反垄断法》反的是垄断行为,而非“垄断地位”。对一些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而言,只要其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操纵市场价格,就会受到中国反垄断执法部门的密切关注、深入调查甚至于处罚。因此,中国反垄断是否存在“排外”性,主要看这些受到调查的企业是否存在触犯中国《反垄断法》的行为。

以本次被调查的车企和零部件12家企业为例,他们的确都触犯了《反垄断法》。据调查,8家日本汽车零部件商在收到询价函后,会通过双边或多边会谈,串通约定一个价差,由“分配”到订单的企业报最低价。达成合作意向后,各家公司分别向汽车制造商报价,随后还会就具体价格细节的调整经常采用电话、传真和邮件等形式进行沟通。不二越、精工、捷太格特、N T N等4家轴承生产企业则是通过协同涨价方式排除竞争。

之所以可以这些零部件企业可以操纵市场价格,原因在于两个方面。首先,整车公司对零部件供应商严格控制,涉嫌垄断。国际汽车品牌进入中国生产必须和中方成立50:50的合资公司,所得利润依此必须和中方平分,但是这些合资品牌的零部件供应被外资牢牢把控,通过这种方式将利润转移到外资方。由于对零部件价格的严格控制,导致外资品牌汽车价格居高不下,并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垄断。

据悉,日系品牌往往以培育机制为由,在中国建立合资公司后,把其在日本的整个供应体系搬到中国来,再造一个封闭的王国。而这些零部件的控制方都为外资企业,这样就基本实现了对零部件供应和价格的操控。而作为合资的另一方,中方很难在供应商选拔上具有决定权。

比如,在本田生产体系中,零部件技术科放在技术部门,而技术部门一般由日方直接控制,远在本田总部日本。供应商要进入本田供应体系,必须通过日本方面的考核。

其次,控制国内经销商,牟取零部件的暴利。目前,汽车品牌一般对经销商实施授权经营,对其零部件的采购也完全指定,而非指定的配件都会被称作“高仿”,如果消费者使用所谓的“高仿”配件将不予保修。这直接导致了国内经销商处的零部件价格远超国际价格,汽车企业以维护消费者利益,保证汽车维修质量的理由赚取零部件的超额利润。而在国外市场,经销商是可以采购OEM配件为客户更换的,显然这些汽车企业在实施垄断,并操纵市场价格,让中消费者承担了较高的零部件维修、更换成本。

日本车企和零部件企业不仅在中国遭遇反垄断调查,在美国也同样遭遇了类似的反垄断调查,并被处以很高的罚金。据悉,在国家发改委发动反垄断调查前,美国为期四年的对汽车零部件企业反垄断调查,已经进入最后阶段,不少企业已经受到严厉处罚,其中绝大部分涉案企业为日本企业。

去年9月,查清9家总部设在日本的零部件供应商以及两名高管曾参与价格操纵后,美国司法部就对这些公司开出了总计7.45亿美元的罚单。这些公司包括日立汽车系统公司、捷太格特、三叶电机、三菱电机、三菱重工、日本精工、T.RAD公司、法雷奥日本公司、山下橡胶。

今年2月,日本轮胎制造商普利司通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协议,承认操纵汽车零部件销售价格的行为违反了美国《反垄断法》,同意支付此次反垄断数额最大的罚金,罚款高达4.25亿美元。

缘何被质疑?

对于中国实施的一系列反垄断调查,日本共同社认为,中国政府部门加强对外资企业的反垄断调查真实目的就是“打压外资”。中国欧盟商会等机构也批评中反垄断调查虽然有助于中国发展“健康的市场经济”,但其强硬的调查方式对于外企似乎并不公平。

反垄断调查在全球多个发达国家一直都在进行中,为何在中国进行的反垄断调查就遭遇如此多的质疑呢?笔者认为,这是由多方面原因导致的:

首先,国产商品质量堪忧,中国消费者对外资垄断带来的高价并不敏感。一直以来,食品安全问题、奶粉安全问题、药品安全问题以及汽车、电子产品的质量问题都困扰着中国企业和中国消费者。中国商品也成为低价低品质的代名词,很多消费者宁愿花费高价购买合资汽车、进口汽车、进口奶粉,也不愿意购买价格更有优势的国产商品。

在很多大型超市,进口商品的货架也被放置于明显位置,进口牛奶、进口食品的销售量逐年攀升。很多新生儿父母不惜花费重金,托人从国外代购婴幼儿奶粉,以确保奶粉的安全。这种“媚外”的心态让他们对外资品牌更加倚重,并对垄断带来的高价没有过多怨言,甚至甘心承受。

其次,反垄断所涉及领域同政府公开支持发展的领域不谋而合。中国政府宣布支持中国4G发展,加大对集成电路产业的扶持力度,同时展开对高通公司的反垄断调查;宣布强化国家信息安全,立即就展开了对微软、IBM的反垄断调查;而对奶粉的反垄断调查前,也在强化对中国本土奶粉企业的资金扶持;而对日本企业的反垄断调查,又被狠多人同南海紧张局面、钓鱼岛问题联系在一起。

这也是中国反垄断调查遭遇质疑的一些客观因素,但是对于这些因素外界只是猜测,并无确切证据,至于中国政府是否出于提升本土相关产业竞争力而采取了所谓的“经济民族主义”,只有中国政府相关监管部门才知道。

再次,采取行政执法,执法信息无法做到透明化。中国的《反垄断法》诞生于2008年,但是直到2011年才有一宗反垄断调查案,针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调查,但是至今未公布结果。这与中国市场的不成熟,经济并不完全市场化有着直接关联。

加之中国的反垄断采取的是行政执法的形式,中国商务部、工商局、发改委会分别拥有反垄断的执法权,部门之间的执法目的不同,涉及的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矛盾,还存在政府部门权力过大,自由裁决的标准不规范,信息不予公开等问题,导致信息无法公开。中国的《反垄断法》也会设置一些给“自首或者举报者”的“宽恕”机制,这也就要求给予执法机关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比如这次对日企的罚单,日立就因为主动自首并提供重要证据,被发改委赦免处罚。

而在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反垄断执法的案例均例行公开,公众可以随时进行详细查询。

因此中国的反垄断调查遭遇了一些透明度不高的质疑,这也在所难免。此外,对中国石油石化、电力的垄断调查仍然未开启,甚至这些能源企业每年还拿着政府的巨额补贴。悬而未决的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反垄断案等,都让外界质疑中国的反垄断公正性,也都有待反垄断相关部门澄清。

反垄断的意义

无论是国外,还是中国的反垄断调查其目的都在于促进行业良性竞争,维护消费者权益。由于中国的反垄断调查经验相比国外仍然不足,而且还存在着各种问题,比如,执法不透明、信息不公开、被执法企业无法申诉等问题。但是反垄断一定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遭遇反垄断之后,很多市场的价格也开始下降。比如,2011年,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遭遇反垄断调查后,手机通话费、网间结算等价格都开始下降,消费者因此得利。而最近汽车企业遭遇反垄断调查之后,一些进口车的价格已经开始大幅回落,宝马、奔驰、克拉斯勒、保时捷、捷豹、路虎等豪车价格都有20%以上的降幅。

与此同时,汽车的维修价格也开始大幅下滑,奔驰、奥迪、克莱斯勒等4S店保养、维修价格也都有30%左右的降幅。显然,反垄断的调查已经展现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还利于消费者。

[责任编辑:孙莹莹]
淅西
2014年7月31日,由DOIT传媒和存储在线主办,戴尔、惠普、华为、IBM、因特尔赞助的2014中国闪存峰会在亮马河饭店盛大开幕,回顾下午分会场一的存储应用分论坛中由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数据处理中心总工程师赖能和老师为我们带来“SSD技术在海量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的主题演讲,下面是赖能和老师演讲内容介绍:
官方微信
weixin
精彩专题更多
华为OceanStor V3系列存储系统是面向企业级应用的新一代统一存储产品。在功能、性能、效率、可靠性和易用性上都达到业界领先水平,很好的满足了大型数据库OLTP/OLAP、文件共享、云计算等各种应用下的数据存储需求。
12月15日,中国闪存联盟成立,同时IBM Flash System卓越中心正式启动
DOIT、DOSTOR、易会移动客户端播报中国存储峰会盛况。
 

公司简介 | 媒体优势 | 广告服务 | 客户寄语 | DOIT历程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订阅中心

Copyright © 2013 DOIT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