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存大行其道 但机械硬盘并未走远(下)
王振 发表于:13年05月10日 14:31 [编译] 存储在线
可靠性
现有的三大硬盘制造商研究硬盘可靠性长达数年,有许多方法测试并保证硬盘的可靠性。它们非常了解在产品出货前怎样去测试,进行怎样的程序保证产品没有问题。虽然,这些年来它们的产品也并非完美无缺,但是近十年来我没有听说过有什么大问题。
与闪存相比,人们对硬盘失效情况,以及每种失效意味着什么了解的更多。闪存方面,从SLC到MLC再到TLC,在很短的时间里我们就完成了技术升级,而从45纳米到32纳米,再到22纳米的技术升级所用的时间更短。这跟硬盘完全不同,硬盘的某项技术可以用很多年。这些年来唯一一个明显的改变就是硬盘磁头。当然,现在也出现了锻压制造,比特格式及热辅助磁记录等新技术,不过从目前来看,因为所需技术采用的时间最长,硬盘仍然有着无可代替的可靠性优势。
我们见过多少次新的消费级技术出现问题?闪存的问题是闪存市场的聚焦点在于更广阔的市场,而不是狭隘的闪存固态硬盘市场。我们都知道市场的驱动力,知道资金流向何方。
架构及厂商
在市场上有太多的固态硬盘厂商,形成了闪存市场目前的规模,使得销售,营销,研究,开发遍地开花。我很早就说过,这个市场需要整合。
在过去大概20年的时间里,用户获得存储产品的方式是从控制器制造商那里购买,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里,这种情况不会改变。是的,我对这种预测相当肯定,尤其是涉及到某些应用之后,例如Hadoop及服务器型存储设备。另外我还相信人们正在借助软件RAID,RAID卡及相关技术建立自己的存储系统。但是,企业级的存储产品主要还是通过传统的存储厂商来供应。
这些存储厂商不希望市场上有太多的固态硬盘厂商。与它们共存会使情况变得更复杂,因为每个存储厂商都有一个长期的而且非常复杂的认证周期。
一款存储设备必须要满足可靠性和性能需求,而且这款产品的失效情况也要被完全彻底地了解。这就意味着产品所有的错误情况都要被确认,所有的失效条件也要被人们了解,这样,厂商们才能提前控制失效,确保在LUN中数据的完整性。人们要对所有的自检,分析及报告技术(SMART)数据了如指掌。有一些固态硬盘厂商曾经出现过有保留地报告,理解也不全面,不知道在报告的时候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在此我建议厂商们还是去多学习学习吧。
至于老牌的固态硬盘采用新技术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目前还不清楚,需要时间的检验。
最后的结语
亚伯拉罕·马斯洛曾经说过:“有一种现象很有趣,如果你只有一把锤子,那你就会就把所有的东西都当成钉子。”不幸的是,许多存储市场的新参与者就像这样把所有的问题都用一种方法来解决。
这并不说我认为所有的厂商都是这么想的。在使用PCIe固态硬盘作为内存扩展方面就有许多意义重大的突破。
在存储的各个层次中,NAND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它还不能代替机械硬盘。一些颠覆性的技术可能会突然出现,引发市场剧变,但是结合上面提到的原因,那不可能是NAND。
我认为NAND固态硬盘市场将会出现整合,会有厂商被收购从市场中消失。硬盘市场在20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初出现过这种情况,现在,历史将在固态硬盘市场上重演。
产品认证的成本实在是太高,市场被存储控制器厂商控制的太多。在数十年来,我们还没见到存储市场有颠覆性的技术出现。我并不认为NAND固态硬盘会是一种颠覆性的技术。
但这并不是说它不是一种好的,有用的技术。根据我的预测,在可见的未来里,控制器厂商仍会控制企业级存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