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保护革命 统一的时代来临了
wangzhen 发表于:13年08月12日 11:17 [编译] 存储在线
存储在线编译文章:传统的数据保护方式已经有30年的历史了,可谓是垂垂老矣,逐渐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在新的数据管理,数据增长控制,虚拟化,数据存储以及更严格的服务水平协议(SLA)等方面,传统的数据保护方式已经显得力不从心。
传统的备份方式总是一套固定的模式:完整基线备份,日常增量备份,每周全备份。若是备份数据量不大,这种方式还足以应付。但是目前日常操作,数据输入创建的备份数据能长达20个小时或更长,这就不太可能实现一个有意义的复原点目标(RPO)。
那就只好通过频繁快照复原点来进行连续备份,但是这种备份方式成本很高,而且还要占用大量资源。IT部门通常是用这种方式来处理第一级的事务性应用程序。但是数量庞大,经常被人们使用的应用程序,如邮件,事务文件,内容管理系统怎么办?备份恢复失败的话足以使整个业务失败。
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传统的备份无法满足人们当今的需求,为什么它的风险和成本会如此之高。
对于IT部门来说,缺少运营监督可是个挑战
若备份和保持数据完整性验证很难实现或无法实现,那恢复时间目标(RTO)和恢复点目标(RPO)也不太容易实现。持续数据保护(CDP)包括完整性验证,可以实现这两个目标,但是消耗资源,成本也不低。
数据呈指数级增长,备份和恢复性能不高,需要频繁的自动精简配置。IT部门承受着巨大压力,它们要降低成本,同时它们还要保护不断增长的数据——但是增加更多的存储设备,进行更全面的数据保护都会提高成本。即使定期向公有云中存储数据,随着存储的数据越来越多,存储的成本也会不断增加。
虚拟化的不断增长对备份资源产生一系列影响
初创公司推出创新的产品优化虚拟网络,成熟的数据保护厂商也开始在它们的备份产品中加入支持虚拟化的功能。但是初创公司缺少资源来发展物理环境,而建立已久的备份厂商则开始尝试支持有数十年历史的应用。
没有效率的数据存储困扰人们好多年了,而且好像变得更没有效率,成本更高了
单独的备份产品用于虚拟和物理网络中只会增加存储问题。IT部门现在面临的问题就包括备份扩展性受限,不能支持多网域,投资回报率越来越低。存储还会影响WAN端口成本。受到限制的带宽会减慢从远程站点到云的数据迁移速度,这会影响到数据复制和恢复。IT部门要购买额外的WAN加速器在多个产品之间实现更快的远程数据传输,这就相当于增加了成本,降低了效率。
服务水平协议(SLA)在保持应用可用性方面很重要
但是,有太多的厂商忽视了应用的可恢复性。而在备份点产品上运行的数据存储又使问题更加严重,人们很难测试和应对可恢复性问题。
传统备份环境的常见问题是管理成本过高
许多备份系统在购买,升级和管理时要投入大量资金。用户期待有一些功能,比如自动化调度,策略,灵活备份目标和复制。但是若增加这些功能到横跨多个数据存储的备份产品中会增加成本,同时操作复杂性也会提高。这些功能是现在数据保护需要的,但是它们会使得全备份架构管理起来非常困难(当然,还会使它的价格更高)。
新的架构
虽然使用传统的备份产品会痛苦万分,但是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不愿意再替换它们。IT部门知道它们要购买软件,升级硬件,购买第三方的产品来弥补不足,迁移旧的数据以便它们可被恢复,整合现有的软件套件及现有的网络工具。IT部门经常决定再用老旧的备份产品一年,或者再买一个能弥补不足的工具凑合着用。在这种情况下,还不换一个新的备份产品呢!
这就是革命性的备份技术出现的领域。统一备份平台是一个趋势,因为它能把统一数据保护扩展到应用,虚拟化网络,物理网络和多个操作系统中。它基于快照,类持续性备份块修改追踪,全球化重复数据删除,自动备份验证和即时恢复的概念而生。
让我们看一下下一代备份平台的要求。
类持续性数据保护
传统的备份依靠副本,大量的副本。大部分管理员安排增量备份控制备份大小和长度,但是他们必须进行全备份,至少每周一次,每天进行第一级应用备份一到两次。相比之下,新的数据保护架构建立基准映像,并联合CBT进行永久增量备份。除此之外,它还能横跨整个备份架构进行变化块的重复数据删除,实现的是真正有效率的,有作用的数据存储。
完美的可恢复性
可恢复性主要依赖于两大因素:
1.备份数据的完整性是否可靠
2.系统恢复应用和数据到工作状态的时间有多长
关于第一个因素,备份验证非常重要,若恢复数据失败的话,恢复速度根本没有意义。即使备份无时无刻不在进行,验证也应该能检测一个备份是否完全正确。在下一代的平台上,特定应用验证将会是一个新增功能。
应用测试让IT部门和应用管理员在备份和恢复关键系统数据时有了信心。至于即时恢复,备份系统应该能排列出备份数据的先后次序以便进行即时恢复。在后台进行全数据恢复时,系统应该能快速恢复应用以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这种能力可以节省几小时到几天的停机时间,对于IT管理者和用户来说都具有非凡意义。
高效的跨域支持
有许多备份应用支持物理和虚拟操作,但是操作和管理接口是不同的,这时就会出现备份系统操作过于复杂,还有管理成本过高的问题。现在的架构支持物理系统和虚拟系统,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的备份和恢复——它们可以共享备份功能,使用统一的管理接口。一些共享的功能如全球重复数据删除,可以跨领域进行统一的备份操作,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一个简单易用的管理控制台不仅操作简便,而且还能大大降低管理成本。
高性价比
下一代的平台使用CBT/永久增量加速备份过程,在备份资源上为用户省钱。它能减少所需容量,极大地加速数据恢复。同时它还内置了快速而灵活的复制功能,提供加密选项(比如AES-256)。现代平台可以高速去重,压缩数据进行快速的数据迁移,而且不需要再添加额外的设备。可扩展性在横跨多个应用,网络和操作系统时显得十分重要。PB级存储加上深度数据压缩将会带来高可扩展性,与另外的平台系统连接能够进一步扩展存储负载平衡和常见的技术功能,同时有利于进行集中管理。
那代理怎么办?
多年以来,人们对有关备份软件中代理的使用问题就一直争论不休。没有代理的解决方案有优势,比如说在受保护的服务器上没有额外的负担,不需要代理管理功能。
但是,基于代理的解决方案同样具有优势。代理可以使应用收集相关元数据,包括应用版本,部件,配置,还能截取数据库日志。
现在的智能代理能完美适配主机,能进行快速备份和恢复操作,而且是直接在受保护的设备上进行。
另外,即使是没有代理的系统也要分配资源进行备份和恢复操作。在这种情况下,这种深度加工过程就要在主机上完成,与把操作分配到代理上相比,在这种系统上操作需要大量的资源。
我们的结论
类连续性备份,类即时恢复还有多领域支持并不容易实现。若你想实现成本效益,你确实要面对一些挑战。
厂商们会不断尝试,因为如果它们一旦成功,得到的回报是丰厚的。许多备份厂商提供具有集中管理功能的可扩展解决方案。还有一些厂商把精力专门放在虚拟化网络上,但是市场的领导者却要保护备份架构各种各样的环境。
运行多个备份工具不仅操作复杂,价格昂贵,而且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虚拟化网络的不断发展,这些问题还会加剧。我们强烈建议IT部门考虑平台备份技术,横跨数据中心进行统一备份,不仅扩展性高,而且简单易用,还非常有效率。IT部门在平台控制下进行的备份操作越多,公司投资收回的也就越多。